献李提军奠原三首(其一)

仙李盘根代有贤,将军名氏榜先传。

官登八座今三世,禄自先朝几百年。

岭海喜过千里足,日车新拜六龙鞭。

安壤一借长城略,沧海南边得晏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献李提军奠原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赞美了李提军家族的世代贤能与显赫功勋,以及其对国家安定的贡献。

首句“仙李盘根代有贤”,以“仙李”比喻李氏家族,暗示其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如同仙界的李树,根深叶茂,代代皆有杰出之士。接着,“将军名氏榜先传”进一步强调了李氏家族在历史上的显赫地位和卓越贡献,其名将辈出,事迹早已载入史册。

“官登八座今三世,禄自先朝几百年”两句,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李氏家族的荣耀传承。八座,古代官职的最高级别,此处指极高的官位;三世,表示三代人,强调了李氏家族的连续性与影响力;“禄自先朝几百年”,则说明李氏家族的荣华富贵源自先祖,历经数百年而不衰。

“岭海喜过千里足,日车新拜六龙鞭”描绘了李提军的军事才能与威望。岭海,泛指南方地区,这里形容李提军的足迹遍布千里,深受南方人民的爱戴;“日车”象征太阳,代表时间与力量,“六龙鞭”则是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此处比喻李提军受到朝廷的高度重视与信任。

最后,“安壤一借长城略,沧海南边得晏眠”表达了李提军的军事策略为国家带来了和平与安宁。安壤,指稳固的国土;长城略,即像长城一样坚固的策略;沧海南边,泛指南方地区,暗示李提军的努力使南方得以安宁。整句诗赞扬了李提军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出色,更为国家的稳定与人民的安居乐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李提军家族及个人的赞誉,展现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与人民幸福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献李提军奠原三首(其二)

万乘旌旗狩朔边,国威还藉重臣宣。

金鞍久侍龙颜侧,玉食颁从黼帐前。

每见借筹论战伐,时闻聚米指山川。

一辞丹陛来南服,御札黄封几度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献李提军奠原三首(其三)

画角风清静海涛,郊坰共喜见干旄。

金方气肃崆峒壮,南斗功成日月高。

姬旦吐哺元自贵,卫青揖客不言劳。

天涯贱子能扪虱,怀剌空惭有二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林赤见北上兼柬吴山带

乡园篱菊已将阑,马上梅花北去寒。

岂谓少年须早达,只缘微禄好承欢。

水荒畿辅今闻熟,堤溃河淮合渐乾。

到日更寻年谱旧,东风同向杏林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刘虚舟孝廉北上柬史耕岩学士

东去京华总及春,青袍如旧榜名新。

诗篇好诵词流口,先泽犹存帝里民。

禄阁分灯元汉裔,黄梅传钵自江滨。

溧阳学士闻声久,曾向人前问野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