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其四)

雪满貂裘,风摇金辔,笑看锦带吴钩。

照人青鬓,年少定封侯。

此去马蹄何处,山万叠、济水南州。

君知否,卢郎未老,曾是恣狂游。风流。

佳丽地,十年屈指,一梦回头。

最难忘,西湖北渚澄秋。

玉砌雕栏好在,桃共李、能忆人不。

衰翁也,多情为我,将恨寄红楼。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雪花覆盖着皮衣,风吹动着镶金的马缰,笑着看着腰间的锦带和吴钩。
明亮的月光映照着年轻的鬓发,少年必定会封侯拜相。
这次离去,马蹄踏向何处?前方是连绵的群山,济水之南的州府。
你可知道,卢郎我尚未老去,曾在这里尽情游乐。
这里是风流之地,十年光阴如指间沙,一梦醒来。
最难忘的是西湖边的秋水,湖光山色清晰如画。
精美的玉石台阶和雕栏依然在,桃花李花是否还记得那些人。
衰老的我啊,深情地将遗憾寄托在这红楼之中。

注释

貂裘:皮衣。
金辔:镶金的马缰。
锦带吴钩:华丽的腰带和吴地制造的宝剑。
青鬓:年轻的鬓发。
封侯:古代封赏功臣,这里指晋升高位。
马蹄:马的蹄子,代指旅程。
卢郎:诗人自指。
恣狂游:放纵游乐。
风流:指风景优美或风雅之事。
十年:表示时间跨度。
西湖北渚:西湖边的洲渚。
玉砌雕栏:精美的玉石台阶和雕栏。
桃共李:桃花和李花,象征春天和美好记忆。
红楼:此处可能指代某座建筑,也可能暗指女子居所。

鉴赏

这首《满庭芳·其四》是宋代词人晁端礼的作品,通过对雪景、人物形象和情感抒发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豪放与感伤交织的意境。

开篇“雪满貂裘,风摇金辔,笑看锦带吴钩”,以雪景和人物装备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边塞将领出行的场景,雪满衣裘显其坚韧,金辔摇曳见其英姿,锦带吴钩则暗示其武勇。接着,“照人青鬓,年少定封侯”两句,赞美了年轻将领的英气和对未来的期待,预示着封侯的荣耀。

“此去马蹄何处,山万叠、济水南州”描绘了旅程的遥远和未知,山川壮丽,暗示了征途的艰险。接下来,“卢郎未老,曾是恣狂游”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豪放生活的怀念。

下片转向回忆,“风流。佳丽地,十年屈指,一梦回头”感慨时光荏苒,曾经的风流岁月如梦般消逝。西湖北渚的澄秋景色,更是勾起了词人的深深怀念。“玉砌雕栏好在,桃共李、能忆人不”借物寓情,表达了对故地和旧人的深深思念。

结尾“衰翁也,多情为我,将恨寄红楼”以衰翁自况,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将心中的遗憾寄托于红楼,寓意着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壮志豪情,又有岁月流转的感慨,展现了晁端礼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37)

晁端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一作元礼。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 字:次膺
  • 籍贯: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46~1113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其五)

浅约鸦黄,轻匀螺黛,故教取次梳妆。

减轻琶面,新样小鸾凰。

每为花娇玉嫩,容对客、斜倚银床。

春来病,兰薰半歇,一管舞衣裳。悲凉。

人事改,三春秾艳,一夜繁霜。

似人归洛浦,云散高唐。

痛念你、平生分际,辜负我、临老风光。

罗裙在,凭谁为我,求取返魂香。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其二)

绿绕群峰,红摇千柄,夜来暑雨初收。

共君乘兴,轻舸信悠悠。

且尽一尊别酒,荷香里、满酌轻讴。

明朝去,征帆夜落,何处好汀洲。风流。

吾小阮,朝辞东观,夕向南州。

况圣时、争教贾傅淹留。

若过浔阳亭上,琵琶泪、莫洒清秋。

堤边柳,从今爱惜,留待系归舟。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其三)

北渚澄兰,南山凝翠,望中浑似仙乡。

万家烟霭,朱户锁垂杨。

好是飞泉漱玉,回环遍、小曲深坊。

西风里,芙蕖带雨,飘散满城香。微凉。

湖上好,桥虹倒影,月练飞光。

命玳簪促席,云鬓分行。

谁似风流太守,端解道、春草池塘。

须留恋,神京纵好,此地也难忘。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其一)

天与疏慵,人怜憔悴,分甘抛弃簪缨。

有时乘兴,波上叶舟轻。

十里横塘过雨,荷香细、苹末风清。

真如画,残霞淡日,偏向柳梢明。凝情。

尘网外,鲈鱼旋鲙。芳酒深倾。

又算来、何须身后浮名。

无限沧浪好景,蓑笠下、且遣馀生。

长歌去,机心尽矣,鸥鹭莫相惊。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