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四月宋蓼天少宰以边才特疏荐余诗以谢之

百粤风烟控七闽,山公启事一时新。

未能马革酬明主,肯为猪肝累故人!

瑟向齐门知不好,履穿东郭自安贫。

澄清事业须公辈,愿乞馀生伴钓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旸所作,名为《甲寅四月宋蓼天少宰以边才特疏荐余诗以谢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与志向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和清廉生活的向往。

首联“百粤风烟控七闽,山公启事一时新”描绘了诗人身处边疆,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如同古代名将山涛(字公启)一般,面对新挑战时展现出的勇气与决心。这里借用了山涛的故事,表达了诗人面对推荐和机遇时的积极态度。

颔联“未能马革酬明主,肯为猪肝累故人!”则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他渴望为国效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又不愿因追求功名而损害朋友间的友谊。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道德抉择,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清廉人格的坚守。

颈联“瑟向齐门知不好,履穿东郭自安贫。”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他引用了齐宣王好乐而不务正业的故事,表明自己不为享乐所动,而是选择过简朴的生活。同时,通过“履穿东郭”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甘于清贫,不慕虚荣的生活状态。

尾联“澄清事业须公辈,愿乞馀生伴钓纶。”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国家澄清事业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在余生中能够与朋友一同享受钓鱼的乐趣,既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也反映了他对友情、清廉生活以及国家事业的深刻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7)

孙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邓孝威南还

谁遣征书回鹖冠,又看薄毂出长安。

到来京洛文章贵,归去江湖天地宽。

碣石虚闻求骏骨,邗沟无恙把渔竿。

临岐珍重加餐饭,白首休歌《行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麻平寺逢友人自楚至

空山留一寺,下马忽逢君。

蜀道无长毂,征衣有栈云。

秋边鸣细雨,谷口上斜曛。

客自潇湘至,猿声似惯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鸡头关

南山忽已尽,纳纳褒城春。

汉水原通蜀,巴山不过秦。

烧荒熊出坝,树密虎窥人。

铭德昆吾者,还应问钓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同僧登赤?

看碑寻赤?,采菊到黄州。雁气回秋渚,江声撼酒楼。

兵戈双眼泪,吴楚一孤舟。

萧瑟匡山客,应随慧远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