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一)

已受苏卿节,还乘博望槎。

金章龟伏纽,紫诰凤盘花。

明主亲颁命,藩臣敬拜嘉。

宁烦遣荀彘,环海久为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汝玉所作的《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一)中的一节,通过“已受苏卿节,还乘博望槎”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即将出使朝鲜的通政寺丞章有常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

“已受苏卿节”,这里借用了汉代苏武持节出使匈奴的典故,象征着章有常将肩负重任,远赴异域,如同苏武一样,坚韧不拔,忠诚于国家。“还乘博望槎”,则引用了张骞出使西域时,曾乘槎而行的传说,暗喻章有常此行将像张骞一样,开拓新境,为国效力。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出使者的形象,也寄托了诗人对其使命的期许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金章龟伏纽,紫诰凤盘花”两句,以金章和紫诰作为使者身份的象征,金章上的龟纽和紫诰上的凤凰图案,既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也寓意着使者们将如凤凰般展翅高飞,传递和平与友谊的信息。同时,这些细节也展现了明朝宫廷的礼仪之盛,以及对出使官员的高度重视。

“明主亲颁命,藩臣敬拜嘉”则表达了对皇帝亲自下旨派遣使者,以及藩臣(地方官员)对这一行动的尊敬和赞赏。这不仅是对章有常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整个外交行动的肯定,体现了朝廷对于对外关系的重视和对出使人员的信任。

最后,“宁烦遣荀彘,环海久为家”两句,以荀彘(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驱邪避害)来比喻使者,表达了对他们的安全与成功的祝福。同时,“环海久为家”则暗示了朝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近邻,强调了两国之间的长久友好关系,预祝使者们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完成使命,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出使场景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运用,表达了对章有常出使朝鲜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明代对于外交活动的重视以及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高度责任感。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二)

三韩舆地内,四郡海涛边。

圣主思申命,廷臣选独贤。

下情宜访度,上德在敷宣。

莫爱千金剑,将贻汉史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三)

玉节辞朝去,楼船截海行。

天王颁正朔,藩国荷恩荣。

鳌极云无际,鸡鸣日已生。

邦人知礼分,冠盖出郊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四)

授节褒遐服,临轩遣使臣。

忽衔明命重,荣赐袭衣新。

鲸海寻封域,龙江发去津。

凉风仙桂月,翘首望车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五)

茅土开封日,符章镇国时。

朱蒙通汉使,玄牡奉殷祠。

狱讼邦人向,宗祧世祚垂。

从今千万岁,与国共无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