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黎似仲灼霞亭(其二)

久从绿水想朱亭,月挂枝头树挂棂。

风静几人闻过雁,光寒惟尔见飞星。

能消笋味先冬日,自舞衫尘慰旧形。

我亦依依云影下,感君纯德爱芳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首联“久从绿水想朱亭,月挂枝头树挂棂”以绿水与朱亭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月光与树枝的巧妙结合,赋予画面以动态美,仿佛月光与树枝在相互对话,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颔联“风静几人闻过雁,光寒惟尔见飞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之美。在风平浪静的夜晚,只有少数人能听到大雁的低鸣,而在这寒冷的月光下,诗人独见飞星,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夜的寂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通过“风静”与“光寒”的描绘,诗人将自然界的静态美与动态美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和谐景象。

颈联“能消笋味先冬日,自舞衫尘慰旧形”则转向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诗人通过“笋味”这一意象,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成长联系起来,暗示着万物在四季更迭中不断生长与变化。同时,“自舞衫尘慰旧形”一句,以衣物上的灰尘象征岁月的痕迹,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珍惜,以及对生命中不变之美的追求。

尾联“我亦依依云影下,感君纯德爱芳馨”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在云影之下,诗人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对黎似仲的高尚品德深感敬佩,并从中感受到了芬芳与美好。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唐世永秋捷

相期真觉似能成,动地朱弦发妙声。

向去尚多云外意,从今难避世间名。

昆崙觅路天河近,象阙抡才禁月清。

我着袈裟浑欲老,伫君麟阁护文星。

形式: 七言律诗

黎似仲秋捷

南溟奋翼是冲霄,上苑春红历乱飘。

几世书声添巨笔,千秋文字副当朝。

白华诗向霞亭熟,紫色云从玉阙饶。

最是罗浮高见日,喜君衣履御仙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寿诗

双旌曾冠水犀雄,久向琅琊识巨工。

宝剑暗笼关塞雪,玉堂高捲海天风。

珊瑚鞭马趋铜柱,锦绣成云映綵虹。

千古声光钱尚父,又疑花下与君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赵雨三太守

又携琴鹤返中州,德泽曹溪水并流。

烟起相江思父老,花寒庾岭照仙裘。

高飞神雀名偏好,独悟泥牛道更优。

他日重繁君卧理,孤筇随处访沙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