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卷

少年喜登临,两脚不惮软。

支筇上云山,得酒辄三返。

一从老将至,所向意先懒。

岂惟心事乖,要自脚力短。

不如空斋坐,此画一舒卷。

超然函丈间,意作千里远。

渔舟已逍遥,茅屋更萧散。

江干所游历,物色犹在眼。

浮生固幻景,况乃幻中幻。

低头顾吾庐,何如住山涧。

形式: 古风

翻译

少年时喜欢登高望远,双脚不怕路途艰难。
手持竹杖攀登云雾缭绕的山峰,只要有酒就多次返回。
自从年老来临,无论去哪里都意兴阑珊。
不仅心情不合,更是因为体力衰退。
不如在空寂的书斋静坐,欣赏这幅画卷仿佛置身千里之外。
在这尺幅之间超越现实,思绪飘向遥远的山水。
渔舟自在闲适,茅屋更加清冷疏落。
江边的景色历历在目,如同眼前。
人生本就是虚幻的景象,更何况身处幻境中的幻象。
低下头看看我的居所,哪里比得上住在山涧之中。

注释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风景。
两脚:双脚。
筇:竹杖。
辄:就,总是。
老将:比喻年老的人。
意先懒:心意先疲倦。
乖:不协调,不合。
脚力:体力。
空斋:空寂的书斋。
函丈:一丈见方的空间,这里指画卷。
渔舟:捕鱼的小船。
萧散:清冷而疏散。
江干:江边。
浮生:短暂而虚幻的人生。
庐:房屋,这里指居所。
山涧:山间的溪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题画卷》,描绘了诗人年少时热爱登山临水,对自然景色充满向往,常常携杖游历云山,畅饮美酒,乐此不疲。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不再如昔日矫健,心境也变得慵懒,更愿意在静室中欣赏画卷,感受画中的千里江山。诗人通过画面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幻化的感慨,最后流露出对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和对自然美的留恋。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题郑舜举蔗庵

吾州富佳山,脩竹连峻岭。

居然缚尘埃,一见辄心醒。

岂知刺史宅,跬步閟清景。

古木盘城隅,石径幽且迥。

当年徐常侍,坐爱云水冷。

溪南群峰秀,矗矗锥出颖。

郑公闭阁暇,独步毗庐顶。

曰此气象殊,逍遥步方永。

唤客倒清樽,燃薰煮奇茗。

庭空无一事,宾吏绝干请。

佳处由渐入,斯语烦记省。

渊明尝有语,结庐向人境。

恍如白莲社,挥麈对宗炳。

谁云忙里閒,要识动中静。

我来款妙论,散策步林影。

心田豁丛茅,气马罢征骋。

他时记棠阴,老意亦深肯。

形式: 古风

题金元鼎至乐堂

百岁休论七十稀,羡君林壤得熙怡。

赋归已久同元亮,至乐真能慕启期。

一壑过人聊自足,万钟于我亦何思。

故应不羡纡朱贵,带索行歌世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潘叔玠家达观亭

车尘蔽重城,俯首但阛阓。

谁知达观亭,自与空阔对。

青山接檐楹,白塔见云外。

迢遥眼界净,妙处心境会。

平生九垓期,洗耳听天籁。

一为簿领缚,局促无可奈。

每凭君家栏,旷若解铃釱。

跻攀得遐瞩,顿觉天宇大。

颇惭北山移,欲赋楚台快。

泰然发天光,閒目了无碍。

形式: 古风

避暑灵泉分韵得水字

閒居亦无营,岁月驶流水。

适闻新蝉鸣,袢暑遽如此。

佳哉二三友,久要复邻里。

怜我疾病除,慰我怀抱喜。

居然肯见顾,岑寂聊启齿。

空山百无有,翠阜映清泚。

幽泉俯伴月,盎盎真石髓。

坐久得清凉,山瓶还屡耻。

一杯乐所遇,静胜有真理。

谁能走悬箔,赭门趁朝市。

炎歊不可触,暑雨欣渐止。

幸有故人风,相过时洗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