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辈故居

杉桂交阴一里馀,逢人浑似洞天居。

千株橘树唯沽酒,十顷莲塘不买鱼。

藜杖闲来侵径竹,角巾端坐满楼书。

襄阳无限烟霞地,难觅幽奇似此殊。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一片杉木与桂树交织的阴凉之地延伸一里多,遇见的人仿佛身处仙境般的居所。
众多橘树只为换取美酒,偌大的莲塘无需买鱼来喂。
手持藜杖悠闲地漫步竹林小径,头戴斗笠静静坐在楼上阅读满架书籍。
襄阳风光无限,但要找寻像这样幽静奇特的地方实属不易。

注释

杉桂:指杉树和桂树。
浑似:完全像。
洞天居:神仙居住的地方。
千株橘树:许多橘子树。
沽酒:换酒。
十顷莲塘:大片的莲塘。
藜杖:藜茎制成的手杖。
侵径竹:深入竹林的小径。
角巾:古代文人常戴的斗笠。
襄阳:地名,今湖北襄阳。
烟霞地:风景优美的地方。
幽奇:幽静而奇特。
殊:特殊,罕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致远的理想之地。

“杉桂交阴一里馀,逢人浑似洞天居。”开篇两句便设定了一种神秘仙境般的氛围,杉树和桂树交织的阴凉似乎将世俗的一切隔绝,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与尘世不同的洞天世界。

“千株橘树唯沽酒,十顷莲塘不买鱼。”这里诗人通过对橘树和莲塘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自给自足、超脱物欲的心境。橘树成千上百,但并不用于商业交易,只是为了制作美酒;莲塘广阔,却不以捕鱼为目的,这些都是对自然生态之美的一种享受和尊重。

“藜杖闲来侵径竹,角巾端坐满楼书。”诗人继续描绘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藜杖(一种植物)长得无拘无束地穿过竹林,而诗人的形象则是戴着角巾安静地坐在楼上,周围堆满了书籍,这一切都在传递一种超脱世俗、专注于学问的生活理念。

“襄阳无限烟霞地,难觅幽奇似此殊。”最后两句,则是对襄阳这片土地的赞美,诗人感叹这里有着无尽的烟霞美景,难以找到如此幽静奇特的地方,这里的“殊”字更强调了这种地方的独一无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和生活理想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诗人情怀。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奉和添酒中六咏(其二)酒龙

铜为蚴蟉鳞,铸作鱙■角。吐处百里雷,泻时千丈壑。

初疑潜苑囿,忽似拿寥廓。

遂使铜雀台,香消野花落。

形式: 古风

奉和添酒中六咏(其一)酒池

八齐竞奔注,不知深几丈。

竹叶岛纡徐,凫花波荡漾。

醺应烂地轴,浸可柔天壤。

以此献吾君,愿铭于几杖。

形式: 古风

奉和添酒中六咏(其六)酒杯

昔有嵇氏子,龙章而凤姿。

手挥五弦罢,聊复一樽持。

但取性澹泊,不知味醇醨。

兹器不复见,家家唯玉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奉和添酒中六咏(其三)酒瓮

坚净不苦窳,陶于醉封疆。

临溪刷旧痕,隔屋闻新香。

移来近曲室,倒处临糟床。

所嗟无比邻,余亦能偷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