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

薄游何所愧,所愧在闲居。

亲故不来往,中园时读书。

步栏滴馀雪,春塘抽新蒲。

梧桐渐覆井,时鸟自相呼。

悠然念故乡,乃在天一隅。

安得如浮云,来往方须臾。

形式: 古风

翻译

轻快出游有什么可惭愧的呢?让我感到惭愧的是这悠闲的家居生活。
亲戚朋友不再来访,我在自家花园里时常阅读书籍。
踏着栏杆,雪水滴滴答答;春天的池塘边,新长出菖蒲嫩叶。
梧桐树渐渐遮盖了井口,各种鸟儿互相呼唤。
我悠然想起遥远的故乡,它就在那天地的一角。
如何能像浮云般自由自在,随时来去无踪?

注释

薄游:轻松的旅行。
何所愧:有什么好惭愧的。
闲居:闲暇的家居生活。
亲故:亲戚朋友。
来往:来去。
中园:自家的庭院。
读书:阅读书籍。
步栏:走动在栏杆边。
滴馀雪:滴落残雪。
春塘:春天的池塘。
新蒲:新长出的菖蒲。
梧桐:高大的梧桐树。
渐覆井:逐渐覆盖井口。
时鸟:各种季节的鸟。
相呼:互相呼唤。
悠然:悠闲地。
念:想念。
故乡:家乡。
天一隅:天地的一角。
安得:怎能。
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方须臾:刚刚片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起始两句“薄游何所愧,所愧在闲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没有远行游历而选择安于闲居的生活方式感到的微妙情感,是对自己选择的一种辩解或是自我安慰。

接着,“亲故不来往”说明了诗人的孤独状态,缺少亲朋好友的交流和互动。然而这种孤独并没有让诗人感到苦闷,因为他有自己的乐趣,那就是“中园时读书”。这里的“中园”可以理解为家中的花园或院落,是一个幽静安宁的地方,适合阅读和沉思。

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上,诗人笔触细腻,如“步栏滴馀雪”,给人以清冷之感;“春塘抽新蒲”则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梧桐渐覆井”和“时鸟自相呼”更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生动,通过对环境细微变化的观察,诗人捕捉到了时间流转的迹象。

最后两句“悠然念故乡,乃在天一隅”,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思念,但这种思念并没有带来急迫或哀怨的情绪,而是带着一种超脱和淡定。结尾处,“安得如浮云,来往方须臾”则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即希望自己能够像浮动的云朵一样,自由地来去,不受世俗羁绊。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孤独中自得其乐的精神状态。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陆著作挽歌(其一)

世业江湖侧,郊原休沐处。

独言五日归,未道千秋去。

乡亭春水绿,昌阁寒光暮。

昔为昼锦游,今成逝川路。

形式: 古风

陆著作挽歌(其二)

归路秦城下,寒云惨平田。

故园沧海边,绿柳覆平川。

送客异他日,还舟殊昔年。

华亭有明月,长向陇头悬。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陆著作挽歌(其三)

剑水千人石,荆江万里流。

英英有君子,才德满中州。

明道俟良佐,惟贤初薄游。

生涯一朝尽,寂寞夜台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陆著作挽歌(其四)

金堂策令名,仙掖居清位。

鸣玉朝双阙,垂缨游两地。

朝夕既论思,春秋仍书事。

何言鲁声伯,忽下琼珠泪。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