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望华山

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

不奈春烟笼暗澹,可堪秋雨洗分明。

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

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碧绿的荷叶重重叠叠直伸向青色的天空,夕阳西下,轻轻挥鞭缓行让旅程更显悠长。
无奈春日的烟雾笼罩让景色变得朦胧暗淡,怎堪忍受秋雨的冲刷使得一切变得过分清晰。
南方已经释放了成千的战马,北方却依然坚守着众多的城池。
只怕那仙人抚摩着高山之巅,我们年年相见却只能是空空的行程。

注释

碧莲:绿色的荷花叶子。
重叠:一层层堆叠。
青冥:青色的天空。
落日:夕阳。
垂鞭:放松地握着马鞭。
客程:旅途。
不奈:无奈,无法忍受。
春烟:春天的烟雾。
笼:笼罩。
暗澹:昏暗不明亮。
可堪:怎能忍受。
秋雨:秋天的雨。
洗:使...变得清晰。
南边:南方。
已放:已经释放。
三千马:形容很多战马,代表军事力量的释放或和平。
北面:北方。
犹标:仍然标示,保持。
百二城:形容城池众多,代表防御坚固。
只怕:只怕,担心。
仙人:神话中的长生不老者,此处可能指高高在上的人或难以触及的存在。
抚高掌:抚摸高山之顶,比喻进行某种决定性或关键性的操作。
年年:每年。
相见:遇见,见面。
空行:空虚无果的行程,没有实际结果的会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意境。"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两句,通过对莲花和落日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旅途氛围。"不奈春烟笼暗澹,可堪秋雨洗分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迷雾和秋天清朗的感受,这里的"不奈"和"可堪"都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欣赏的情感。

接着的"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两句,描述了一种广阔的自然景观与宏伟的人文建筑相结合的壮丽场景。这里的"三千马"和"百二城"都极富想象力,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历史遗迹深厚的情感。

最后两句"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则带有一丝超脱现实的幻想色彩。"仙人"在这里代表了一种脱离尘世、达观自得的存在,而"年年相见是空行"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然,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出迟

园密花藏易,楼深月到难。

酒虚留客尽,灯暗远更残。

麝想眉间印,鸦知顶上盘。

文王之囿小,莫惜借人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潼关

重门随地险,一径入天开。

华岳眼前尽,黄河脚底来。

飞轩何满路,丹陛正求才。

独我疏慵质,飘然又此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叶落

红影飘来翠影微,一辞林表不知归。

伴愁无色烟犹在,替恨成啼露未晞。

若逐水流应万里,莫因风起便孤飞。

楚郊千树秋声急,日暮纷纷惹客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玉女庙

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

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

檐横渌派王馀掷,窗袅红枝杜宇啼。

若得洗头盆置此,靓妆无复碧莲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