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其一)

闲中检点闲功课,死是禅心。活是仙心。

一样工夫两样心。闲中领略闲滋味,苦是诗心。

辣是稳心。两样精神一样心。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诗《采桑子(其一)》由清代诗人俞樾所作,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见解。

首句“闲中检点闲功课”,描绘了诗人于闲暇之余,仔细整理自己的日常事务,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与认真。接着,“死是禅心。活是仙心。”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死”比作禅宗的超脱与宁静,而“活”则喻为仙家的自由与超然,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不同理解与追求。

“一样工夫两样心”一句,揭示了在同样的行动或努力下,人们的心态可以截然不同,既有对禅宗般平静的追求,也有向往仙家般逍遥的渴望。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多样性的深刻体悟。

接下来,“闲中领略闲滋味,苦是诗心。辣是稳心。”这里,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在闲适生活中品味到的苦涩与辛辣,分别代表了创作诗歌时的激情与思考的坚定。通过“诗心”和“稳心”的对比,展现了艺术创作与理性思考之间的张力。

最后,“两样精神一样心”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尽管面对不同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但最终都源于同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也传达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寻求内在和谐的哲学思想。

综上所述,《采桑子(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艺术、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之间关系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其二)

宵声并向宵来听,清是钟声。和是箫声。

一样宫商两样声。秋声分向秋来听,哀是蛩声。

怨是蝉声。两样心肠一样声。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其三)

无边春色随天付,闹是杨花。静是兰花。

一样天工两样花。有情芳讯随年度。嫩是莲花。

老是梅花。两样年华一样花。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其四)

兰因絮果更番换,愁是春人。悲是秋人。

一样襟怀两样人。烟蓑雨笠寻常好,瘦是山人。

寒是津人。两样生涯一样人。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十六字令(其一)述佛氏三戒

贪。秋菊春兰一手拈。扬州月,独占不分三。

形式: 词牌: 归字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