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君扬赴永安赋别二首

迢递边夷戍,悲酸绝海行。

百忧缘国事,一哭岂私情。

积气寒相结,江声夕未平。

离鸿何意识,哀怨向人鸣。

功罪宁论实,驰驱只自伤。

一身酬谤牍,九死列戎行。

海树交吹瘴,蛮花不受霜。

长城谁可倚,今日尔投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俞安期的《龙君扬赴永安赋别二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龙君扬远赴边疆任职的深深忧虑和离别的悲凉情感。首联“迢递边夷戍,悲酸绝海行”描绘了友人行程的遥远艰辛,以及诗人内心的凄苦之情。接着,“百忧缘国事,一哭岂私情”揭示了友人忧虑的是国家大事,而非个人恩怨,体现出其高尚的家国情怀。

“积气寒相结,江声夕未平”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环境的恶劣和诗人情绪的低落,暗示了友人将面临的艰难困苦。“离鸿何意识,哀怨向人鸣”借离鸿之鸣表达对友人的牵挂和离别的哀伤。接下来的诗句“功罪宁论实,驰驱只自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功过难评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一同效力的遗憾。

“一身酬谤牍,九死列戎行”展现了友人面对诽谤和危险的决心,以及对生死的淡然态度。“海树交吹瘴,蛮花不受霜”进一步描绘了边疆恶劣的气候条件,显示出友人的坚韧不拔。最后,“长城谁可倚,今日尔投荒”以长城象征国家的依靠,感叹在这样的时局下,无人能为友人提供庇护,只能眼看着他投身荒蛮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与敬佩,也寓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是一首充满离愁与壮志的边塞送别诗。

收录诗词(25)

俞安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过承恩寺与吴允兆谈旧得离字

两度高楼夕,孤钟落木时。

悲欢残夜语,生死故交期。

傲骨贫偏长,浮名久渐疑。

十年身借客,犹自愧要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娄江谒二王先生墓途中述怀

祗园澹圃各荒芜,绵竹寻师事岂诬。

积翠丹台空集凤,杀青玄草尽传乌。

惊心尘土双埋玉,挥涕河山一束刍。

怅望新阡松柏路,敢从青树问荣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昆山听杨生曲有赠

板桥南岸柳如丝,柳下谁家将叛儿。

《白苎》尚能调魏谱,红牙原是按梁词。

雨添山翠通城染,潮没堤痕去路疑。

年少近来无此曲,旧游零落使人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雨后同钱象先王德操王房仲游虎丘

客怀岑寂后,无复更寻幽。

积雨沉鲛室,新云簇虎丘。

树高能半塔,山浅亦藏舟。

为问千人坐,曾消几日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