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昌祠

一十七世士大夫,司禄司命,上应星辰,圣代久经崇秩祀;

五百余言阴骘文,成帝成神,无过孝友,诸君何以副科名?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诗《题文昌祠》由清代诗人周家禄所作,通过文辞表达了对文昌祠的景仰与思考。文昌祠作为祭祀文昌星君的场所,象征着文运昌盛与学问之神的庇佑。诗中将文昌星君比作“一十七世士大夫”,寓意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同时强调了文昌星君作为“司禄司命,上应星辰”的角色,即掌管人间功名富贵与命运,与天上的星辰相对应,体现了人神之间的密切联系。

接着,诗人提到“圣代久经崇秩祀”,意指在圣明的时代里,对文昌星君的祭祀活动持续不断,彰显了人们对知识与文化的尊崇。这一句不仅赞扬了历代对文昌星君的敬仰之情,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重视教育、推崇学问风气的肯定。

后半部分转向对“五百余言阴骘文”的讨论,这是一篇关于积德行善、弘扬孝友之道的文章。诗人提出,虽然阴骘文只有五百余字,却能成就帝王之德、使神灵得以成神,关键在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里巧妙地将道德修养与个人命运、社会秩序相联系,强调了个人品德对于社会和谐与个人成功的重要性。

最后,“诸君何以副科名?”一句直接发问,引导读者思考:在追求功名的同时,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品德修养,达到与文昌星君所代表的智慧与福泽相匹配的状态?这不仅是对文昌星君的虔诚祈愿,也是对后世学者、士大夫的勉励,希望他们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更要在道德品质上严格要求自己,成为社会的楷模。

综上所述,《题文昌祠》不仅展现了对文昌星君的崇敬之情,还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强调了道德修养与个人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对知识与学问的尊崇。

收录诗词(75)

周家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同治九年以优贡官江浦县训导。擅词章,习考据、校刊之学。后入吴长庆幕,随军赴朝鲜。有诗集及《朝鲜记事诗》

  • 字:彦升
  • 号:奥簃
  • 籍贯:江苏海门

相关古诗词

代赵训导师挽黄丈

曾现宰官身,成佛当先谢灵运;

未除文字障,后生合是韦苏州。

形式: 对联

代王孝廉师挽黄丈

彭泽赋归来,一卷新诗常自讽;

襄阳数耆旧,百年轶事有人传。

形式: 对联

挽束织云锦

杜老感流离,溯悲秋夔府,感事陈涛,著作经余一手定;

桥公有要约,叹遗构崇川,停棺萧寺,死生负汝百年期。

形式: 对联

挽袁莲辉炽

白社同游,壁上旧题犹满眼;

紫琅重到,轩前新绿已销魂。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