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二首(其二)

胡骑犯边埃,风从丑上来。

五原烽火急,六郡羽书催。

冰壮飞狐冷,霜浓候雁哀。

将军朝授钺,战士夜衔枚。

紫塞金河里,葱山铁勒隈。

莲花秋剑发,桂叶晓旗开。

秘略三军动,妖氛百战摧。

何言投笔去,终作勒铭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敌人的骑兵侵犯边境,寒风从丑地吹来。
五原的烽火燃起,六个郡的紧急军书催促着。
飞狐之地冰雪严寒,候鸟因霜重而哀鸣。
将军清晨接受命令,战士夜晚悄悄行动。
在紫色边塞和金色黄河之间,葱郁的山岭围绕着铁勒部族。
秋天的莲花象征着出鞘的剑,早晨的桂叶飘扬着旗帜。
军队的秘密策略启动,敌人的邪恶气焰被百战击溃。
谁曾想放下笔离开,最终还是要回来刻下功勋铭记史册。

注释

胡骑:敌人的骑兵。
犯边:侵犯边境。
埃:尘土。
风:寒风。
丑:方位名,古代天干地支之一。
五原:古代地名。
烽火:古代传递紧急信号的烟火。
六郡:泛指多个邻近地区。
羽书:紧急军事文书。
冰壮:冰雪严寒。
飞狐:地名。
霜浓:霜雪厚重。
候雁:候鸟,如大雁。
钺:古代兵器,象征权力。
衔枚:古代行军时口中含物以防出声。
紫塞:紫色边塞,形容边疆。
金河:泛指金色的河流。
葱山:葱郁的山。
铁勒:古代民族名。
莲花秋剑:象征秋日出征。
桂叶晓旗:早晨的旗帜。
秘略:秘密策略。
妖氛:邪恶的气氛。
投笔:典故,指弃文从武。
勒铭:刻石记功。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表达军中生活的诗句,充满了浓厚的边塞风光和战事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如“胡骑犯边埃”、“五原烽火急”等,展现了边疆紧张的战争局势,同时也表达了军中将士们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斗志。

诗中的意象丰富,如“风从丑上来”、“冰壮飞狐冷”、“霜浓候雁哀”,这些自然景象描写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悲凉感,反映出边塞环境的荒凉与严酷。同时,“将军朝授钺”、“战士夜衔枚”则展现了战争中的紧迫和战斗者的坚守。

“紫塞金河里”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再次强调了边疆地貌的壮丽与辽阔。接着,“莲花秋剑发”、“桂叶晓旗开”,则是战争场面的生动写照,展现了军中士兵们英勇战斗的情形。

最后两句“秘略三军动”、“妖氛百战摧”,表达了战争的紧迫和胜利的信心。结尾处,“何言投笔去,终作勒铭回”,则是诗人对自己所见所感的总结,可能是在表达即使放下笔墨,也会以诗歌的形式来记录这段历史。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刻情感和对战争中英雄将士们不屈不挠精神的高度赞扬。

收录诗词(154)

沈佺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字:云卿
  •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 生卒年:约656 — 约715

相关古诗词

酬杨给事兼见赠台中

子云推辨博,公理擅词雄。

始自尚书省,旋闻给事中。

言从温室秘,籍向琐闱通。

顾我叨郎署,惭无草奏功。

分曹八舍断,解袂五时空。

宿昔陪馀论,平生赖击蒙。

神仙应东掖,云雾限南宫。

忽枉琼瑶赠,长歌兰渚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

并命登仙阁,分曹直礼闱。

大官供宿膳,侍史护朝衣。

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冠剑无时释,轩车待漏飞。

明朝题汉柱,三署有光辉。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鼓吹曲辞.钓竿篇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

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

钓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贤。

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全。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七夕曝衣篇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

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綵女提玉箱。

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娇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