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兰苕深处好相依,时向沙塘自在飞。
莫畏黄金收翠羽,吴王宫里美人稀。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野塘翡翠》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兰苕深处好相依",诗人以兰草丛生的深塘为背景,暗示了翡翠鸟喜欢在此处栖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时向沙塘自在飞",进一步描绘了翡翠鸟在塘边自由飞翔的动态美,展现了其生活的逍遥与自在。
"莫畏黄金收翠羽",这里的"黄金"可能象征富贵或权势,诗人劝诫翡翠鸟不必担心人类为了获取它的翠羽而伤害它,暗示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望。"吴王宫里美人稀",则借古人的典故,暗指现实中宫中珍禽少有,更强调了野塘翡翠的珍贵和难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翡翠鸟的生活环境和自由状态,同时也寓含了对生态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沉思考。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寺门深闭对青山,何处浮杯更未还。
万壑千峰人不见,满林霜叶磬声閒。
引蔓离披覆绿苔,碧萝深处为谁开。
自怜冷落山林下,也向春风笑一回。
叶卷花红色未乾,乳莺啼断雨声寒。
玉栏干畔宫帘侧,不似家林醉里看。
昨日龙山把酒杯,今朝还上最高台。
西风不待重吹帽,黄菊何因缓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