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川心地内,一念即千重。
老别关中寺,禅归海外峰。
鸟行来有路,帆影去无踪。
几夜波涛息,先闻本国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远离关中寺庙,返回东海的场景。开篇“山川心地内,一念即千重”表达了僧人对自然之美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每一念想都如同山川一般沉重而深远。
接着,“老别关中寺,禅归海外峰”则写出了僧人的离别之情和禅修之行。诗人以“老别”二字表达了对关中寺庙的依恋之情,而“禅归海外峰”则展现了僧人追求心灵净化与超脱尘世的决心。
在“鸟行来有路,帆影去无踪”一句中,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鸟儿的飞行与船只的航行相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僧人的离去,如同鸟儿留下足迹而船只则不留痕迹,隐喻着僧人的禅修之路如同无形的帆影,难以捕捉。
最后,“几夜波涛息,先闻本国钟”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僧人归来的期待。在安静的夜晚,当海上的波涛平息之时,先于他人听到远方本国寺庙中的钟声,这不仅是对僧人的思念,也是对故土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山川、禅修、鸟行帆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僧人归去的深切情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描绘。
不详
孤城临远水,千里见寒山。
白雪无人唱,沧洲尽日闲。
鸟归残烧外,帆出断云间。
此地秋风起,应随计吏还。
曹溪松下路,猿鸟重相亲。
四海求玄理,千峰绕定身。
异花天上堕,灵草雪中春。
自惜经行处,焚香礼旧真。
日暖泗滨西,无穷岸草齐。
薄烟衰草树,微月迥城鸡。
水近沧浪急,山随绿野低。
羞将旧名姓,还向旧游题。
乔枝聚暝禽,叠阁锁遥岑。
待月当秋直,看书废夜吟。
残薪留火细,古井下瓶深。
纵欲抄前史,贫难遂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