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雅觉归东海

山川心地内,一念即千重。

老别关中寺,禅归海外峰。

鸟行来有路,帆影去无踪。

几夜波涛息,先闻本国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心中的山水画卷深藏于心底,思绪一旦翻涌便如千重山峦起伏。
久别了关中的古寺,如今禅心已回归那海外孤峰。
鸟儿飞行尚有迹可循,帆船远去却只剩无痕的影子。
历经几夜风平浪静,率先传来的是故乡寺庙的钟声。

注释

山川:自然界的山脉与河流。
心地内:内心深处。
一念:一个念头、一瞬间的思绪。
即:就,表示迅速或立即。
千重:形容数量众多、重重叠叠,此处比喻思绪纷繁复杂。
老别:长久地离别。
关中:中国古地区名,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如陕西一带。
寺:寺庙。
禅:佛教修行方式,此处指诗人的禅心或修行生活。
海外峰:远离大陆的海外山峰,象征遥远、隐居之地。
鸟行:鸟儿飞行。
来有路:来时有清晰的飞行轨迹。
帆影:帆船在水面上投下的影子。
去无踪:离去后无法再找到其踪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
几夜:连续几个夜晚。
波涛息:海面波涛平息,比喻风平浪静。
先闻:首先听到。
本国钟:来自祖国或故乡的寺庙钟声,象征对故土的深深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远离关中寺庙,返回东海的场景。开篇“山川心地内,一念即千重”表达了僧人对自然之美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每一念想都如同山川一般沉重而深远。

接着,“老别关中寺,禅归海外峰”则写出了僧人的离别之情和禅修之行。诗人以“老别”二字表达了对关中寺庙的依恋之情,而“禅归海外峰”则展现了僧人追求心灵净化与超脱尘世的决心。

在“鸟行来有路,帆影去无踪”一句中,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鸟儿的飞行与船只的航行相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僧人的离去,如同鸟儿留下足迹而船只则不留痕迹,隐喻着僧人的禅修之路如同无形的帆影,难以捕捉。

最后,“几夜波涛息,先闻本国钟”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僧人归来的期待。在安静的夜晚,当海上的波涛平息之时,先于他人听到远方本国寺庙中的钟声,这不仅是对僧人的思念,也是对故土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山川、禅修、鸟行帆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僧人归去的深切情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描绘。

收录诗词(168)

张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郢州即事

孤城临远水,千里见寒山。

白雪无人唱,沧洲尽日闲。

鸟归残烧外,帆出断云间。

此地秋风起,应随计吏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闻仰山禅师往曹溪因赠

曹溪松下路,猿鸟重相亲。

四海求玄理,千峰绕定身。

异花天上堕,灵草雪中春。

自惜经行处,焚香礼旧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浮汴东归

日暖泗滨西,无穷岸草齐。

薄烟衰草树,微月迥城鸡。

水近沧浪急,山随绿野低。

羞将旧名姓,还向旧游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秘省伴直

乔枝聚暝禽,叠阁锁遥岑。

待月当秋直,看书废夜吟。

残薪留火细,古井下瓶深。

纵欲抄前史,贫难遂此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