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五绝(其三)

风声不多雨声多,汹汹晓衾闻浪波。

恰似秋眠隐静寺,玉霄泉从床下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风声虽小,雨声却大,清晨的被窝里能听到海浪拍打的声音。
就像秋天在寂静的寺庙中安睡,感觉泉水仿佛从床下流过。

注释

风声:形容声音轻柔。
雨声:形容声音较大。
汹汹:形容声音嘈杂或强烈。
晓衾:清晨的被子。
浪波:海浪。
秋眠:秋天的睡眠。
隐静寺:安静的寺庙。
玉霄泉:清澈如玉的泉水。
床下:床下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夜晚或清晨时分,诗人躺在床上听到窗外风雨之声的情景。"风声不多雨声多",寥寥数语便刻画出雨势较大,而风声相对较小的场景。"汹汹晓衾闻浪波",通过比喻,将雨声比作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雨声的强烈和连续,仿佛置身于海边的静夜。

诗人以"恰似秋眠隐静寺"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暗示了雨声带来的宁静氛围,如同在寂静的寺庙中入睡。"玉霄泉从床下过"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将雨声比作清冷的泉水从床下流淌,增添了神秘和空灵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雨季节特有的声音画面,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独特感知和心境的宁静。范成大的这首诗,展现了宋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特点。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梅雨五绝(其五)

雨霁云开池面光,三年鱼苗如许长。

小荷拳拳可包鲊,晚日照盘风露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梦觉作

年增血气减,药密饮食稀。

气象不堪说,头颅从可知。

忽作少年梦,娇痴逐儿嬉。

觉来一惘然,形骸乃尔衰。

梦中观河见,只是三岁时。

方悟梦良是,却疑觉为非。

形式: 古风

涪州江险不可泊入黔江舣舟

黄沙翻浪攻排亭,濆淖百尺呀成坑。

坳洼眩转久乃平,一涡熨帖千涡生。

篙师绝叫驱川灵,鸣饶飞渡如奔霆。

水从岷来如浊泾,夜榜黔江聊濯缨。

玻瓈彻底镜面清,忽思短棹中流横,钓丝随风浮月明。

形式: 古风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峰山佛书以为普贤大士所居连日光相大现赋诗纪实属印老刻之以为山中一重公案

胜峰高哉摩紫青,白鹿导我登化城。

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罗布界缤相迎。

圆景明晖倚云立,艴如七宝庄严成。

一光未定一光发,中有墨像随心生。

白毫从地插空碧,散烛象纬天龙惊。

夜神受记亦修供,照世洞然千百灯。

明朝银界混一白,咫尺眩转寒凌兢。

天容野色鯈开闭,惨澹变化愁仙灵。

人言六通欲大现,洗山急雨如盆倾。

重轮叠采印岩腹,非烟非雾非丹青。

我与化人中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

前山忽涌大圆相,日围月晕浮青冥。

林泉草木尽含裹,是则名为普光明。

言词海藏不胜赞,北峰复有金桥横。

众慈久立佛事竟,一尘不起山竛竮。

向来无法可宣说,为问有耳如何听。

我本三生同行愿,随缘一念犹相应。

此行且复印心地,衣有宝珠奚外营。

题诗说偈作公案,亦使来者知吾曾。

神通佛法须判断,一任热碗春雷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