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渡洛水

暝色赴春愁,归人南渡头。

渚烟空翠合,滩月碎光流。

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

谁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暮色中涌起春天的忧愁,归乡的人站在南渡口。
洲渚上的雾气弥漫着翠绿,沙滩上月光如碎银般流淌。
澧水边长满了芳香的青草,沧浪江上有孤独的钓舟。
又有谁知道,这位唱歌的人心中思绪如此悠远。

注释

暝色:暮色,傍晚时分的昏暗天色。
春愁:春天引发的忧郁情绪。
归人:回家的人。
南渡头:南方的渡口。
渚烟:水边的雾气。
碎光:破碎的月光。
澧浦:澧水边的水边。
芳草:香草,形容草木茂盛。
沧浪:古代河流名,这里泛指江河。
钓舟:钓鱼的小船。
放歌客:边唱歌边游玩的人。
悠悠:形容心情或思绪深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归途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旅人愁绪的感悯。诗人通过“暝色赴春愁”表达了季节更替时的感伤,而“归人南渡头”则描写了归途中的人们在春日南行,心中充满着对故土的思念。

“渚烟空翠合”和“滩月碎光流”两句,通过水面的烟雾和月光的倒影,塑造了一种静谧与柔美的氛围。这里的“渚烟”指的是江河两岸的迷蒙之气,“滩月”则是波光粼粼的月亮在水面上的反射。

接下来的“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诗人赞美了江边盛开的花草以及水上飘浮着渔舟的情景,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也映照出诗人的心境。

最后,“谁知放歌客, 此意正悠悠”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超然物外之感。这里的“放歌客”指的是自由自在地吟唱诗歌的人,而“此意正悠悠”则表明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在这种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得到了释放和延展。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愉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淡泊名利和对自由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玄元观送李源李风还奉先华阴

此去那知道路遥,寒原紫府上迢迢。

莫辞别酒和琼液,乍唱离歌和凤箫。

远水东流浮落景,缭垣西转失行镳。

华山秦塞长相忆,无使音尘顿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刘方平西斋对雪

对酒闲斋晚,开轩腊雪时。

花飘疑节候,色净润帘帷。

委树寒枝弱,萦空去雁迟。

自然堪访戴,无复四愁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同李司直诸公暑夜南馀馆

何处多明月,津亭暑夜深。

烟霞不可望,云树更沈沈。

好是吴中隐,仍为洛下吟。

微官朝复夕,牵强亦何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同李苏州伤美人

玉佩石榴裙,当年嫁使君。

专房犹见宠,倾国众皆闻。

歌舞常无对,幽明忽此分。

阳台千万里,何处作朝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