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其一)馈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寘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綵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翻译

农人们已经完成了秋收,一年的事务得以互相帮助。
为了欢乐怕来不及,借东西不计较价值。
山川产出的物资丰富多样,贫富差距以物品大小衡量。
大盘上放着大鲤鱼,笼子里有兔子安静躺着。
富人讲究华丽,彩色绣品照亮了整个宴席。
穷人自惭无法提供,只拿出微薄的礼物如舂米磨面。
官员朋友稀少,乡村节日也独自度过。
我也想发扬乡俗,却无人应和我的歌唱。

注释

农功:农事。
收:收获。
岁事:一年的事务。
相佐:互相帮助。
为欢:为了欢乐。
无及:来不及。
假物:借用物品。
不论货:不计价值。
贫富:贫富差距。
称:衡量。
寘盘:放置在大盘上。
巨鲤:大鲤鱼。
发笼:打开笼子。
双兔:两只兔子。
綵绣:彩色绣品。
光翻座:照亮宴席。
微挚:微薄的礼物。
舂磨:舂米磨面。
官居:官员的住所。
故人:老朋友。
里巷:乡村街道。
佳节:节日。
举乡风:发扬乡俗。
无人和:无人应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岁末的温馨画面。开篇“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表明农业劳作已经结束,人们在年终时互相帮助,共同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这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一个传统美德,体现了社区内部的和谐与合作。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则表现出人们在节日期间对快乐的渴望,以及借用他物而不计较的豁达。这里的“假物”可能是指借来的食材或器具,用以丰富庆祝活动,而“不论货”正是这种互相帮助、共同欢庆的心态写照。

接下来的“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和“寘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则描绘了农村丰收后的景象。山川自然的恩赐让人们能够享受到丰富的食物,而这种丰收也让贫富差距得以体现,但在这样的节日里,大家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庆祝。

“富人事华靡,綵绣光翻座”和“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则对比了富人与贫人的庆祝方式。富人能够举办奢侈的宴席,而贫穷的人们则只能勉强凑合一些简单的食物来过节。

最后,“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表达了诗人在外地为官,感受到乡愁和对家乡的怀念。诗中的“独唱无人和”则体现出诗人孤独的心情,以及他渴望得到家乡人们的回应。

这首诗通过对岁末农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故土和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和个人在异乡的孤独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其二)别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彘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形式: 古风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其三)守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形式: 古风

和子由踏青

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

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

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

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

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

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和子由蚕市

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

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

闲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欣欢。

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

破瓢为轮土为釜,争买不啻金与纨。

忆昔与子皆童丱,年年废书走市观。

市人争誇斗巧智,野人喑哑遭欺谩。

诗来使我感旧事,不悲去国悲流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