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郛郎作骨董羹四首(其一)

诗人例穷无可佳,借蔬贷粟东西家。

胸中一字不疗馁,奈此满箧皆云霞。

郛郎之贫亦相似,眼高视世如空花。

两翁相值且相煦,薄糁藜羹终胜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诗人的困苦已无处求佳,四处借贷蔬菜和粮食。
虽然心中没有解决饥饿的文字,但满箱书籍如同锦绣华章。
像郛郎一样,他贫穷得相似,看待世间繁华如梦幻泡影。
两位老者相遇,相互温暖,粗茶淡饭胜过名贵茶饮。

注释

诗人:指诗人自己。
佳:美好的出路。
蔬贷粟:借贷蔬菜和粮食。
疗馁:治疗饥饿。
箧:箱子。
云霞:比喻华丽的文字。
郛郎:诗人自比。
眼高视世:眼界高,看不起世俗。
空花:虚幻的景象。
相值:相遇。
相煦:相互温暖。
薄糁藜羹:稀薄的米粥。
胜:超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空所作,题为《与郛郎作骨董羹四首(其一)》。诗中,诗人以自身的贫困生活为背景,描述了在贫穷无食的情况下,不得不向邻居借贷蔬菜和粮食的情景。他感叹自己虽然满腹经纶,却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只能将书籍视为精神食粮,视富贵如过眼云烟。

诗人提到的朋友郛郎也境况相似,他们两人都有着清高的眼界,看待世俗的财富如同虚幻的花朵。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们相互扶持,即使是简单的藜羹薄糁也比茶水更为珍贵,体现了友情的温暖和对生活的朴素理解。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以及对人情温暖的珍视。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虚上人

止渴须是水,止饥须是饭。

参禅须是悟,成佛不待旦。

伽陀有底急,休来问老汉。

既来无奈何,拄杖蓦头撺。

形式: 古风

大士讲经

两口明明一无舌,同死同生为吾决。

那吒顶上吃蒺藜,金刚脚下流出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屑]韵

劝德上人莫作言语

凡物得其时则鸣,鸣之大者唯雷霆。

使雷常鸣不以节,人忘修省孰震惊。

往时耆年深此旨,十度发言九度已。

更有宝云多口师,每见僧来面壁耳。

岂似而今文字禅,骈头并驾争后先。

愿公藏此千钧重,等闲不射射必中。

形式: 古风

尤溪补陀岩

岩下溪声倾法雨,岩头云树耸华冠。

游人不入普门境,只作青山绿水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