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荅张西峰少参

司空揣分自宜休,元亮无心任去留。

四海何人怜白发,百年吾道有沧洲。

破除尘梦惺惺在,点检山林事事幽。

即去已输君一着,十年前与白云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次韵答张西峰少参》。诗中以司空图和陶渊明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司空揣分自宜休,元亮无心任去留”,借用司空图和陶渊明的故事,表达出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接受与淡然处之的态度。司空图曾因不满官场黑暗而选择退隐,陶渊明则因对现实不满而归隐田园,两人都选择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这里诗人似乎在说,自己也应如他们一般,顺应天命,随遇而安。

颔联“四海何人怜白发,百年吾道有沧洲”,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理想栖息地的渴望。四海之内,又有几人能理解白发老人的心声?百年之后,我所追求的,或许只有一片宁静的沧洲,一个可以寄托心灵的地方。

颈联“破除尘梦惺惺在,点检山林事事幽”,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破除尘世的束缚,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审视山林间的每一处幽静,寻找心灵的慰藉。

尾联“即去已输君一着,十年前与白云游”,则是对友人的回应,暗含着对过去与友人共游云山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即使现在就要离去,也已经晚了一步,因为十年前,我们已经在云游之中享受了那份自由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腊日与才伯小酌追怀去腊午门赐燕

去岁嘉平燕紫宫,长筵错落午门东。

一时随例沾恩泽,此日追思叹转蓬。

节叙不禁双鬓改,江湖犹幸一樽同。

柳条萱草何须问,且共天涯目断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旅怀

阴凝冰未泮,雪尽岁还穷。

世事浮荣外,生涯久病中。

心旌摇落日,天影度冥鸿。

短发垂垂白,那堪犯朔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野行因过废寺

久客念摇落,意行还寂寥。

馀寒栖短褐,斜日带荒寮。

岁事行将尽,羁䰟黯欲销。

云房才咫尺,便觉远尘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某比以笔劄逋缓应酬为劳且闻有露章荐留者才伯贻诗见戏辄亦用韵解嘲(其一)

不用浮文荐子虚,底须沧海问遗珠。

若为尚作稽康累,懒慢难酬满案书。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