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偶成(其一)

澹澹池光曙,沉沉野色秋。

片云生北舍,只雁过南楼。

有见皆成趣,无言总是愁。

芭蕉夜来水,咽罢自搔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淡淡的池塘水面在晨光中闪烁,深深的田野景色透出秋天的沉静。
一片孤云飘过北边的房屋,一只大雁飞过南楼的上空。
所见的一切都充满趣味,但无人倾诉时心中满是忧愁。
夜晚的芭蕉叶饱含露水,滴落之后它自己也忍不住抓挠头。

注释

澹澹:形容水面微波荡漾。
沉沉:形容深沉、浓厚。
野色:野外的景色。
片云:孤零零的一片云。
北舍:北方的房屋。
南楼:南方的楼房。
皆成趣:都显得有趣味。
总是愁:总是让人感到忧愁。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宽大。
夜来水:夜间积累的露水。
咽罢:滴落之后。
搔头:抓挠头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晨景图。开篇“澹澹池光曙,沉沉野色秋”透露出一丝惆怅之情,水面上的微光与天边的淡霞交织,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然,同时也点出了时序已至初秋,万物渐入静谧之境。

接着,“片云生北舍,只雁过南楼”则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景象,偶尔有几朵浮动的云彩掠过北方的居所,而独行的大雁则飞越了南楼,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细节,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有见皆成趣,无言总是愁”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景致时的感受和思考。每一次看到美好的景象,都能激发内心的兴趣与快乐,但当这些情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时,便转化为一种深藏于心底的忧愁。

最后,“芭蕉夜来水,咽罢自搔头”则描绘了一幅诗人在清晨独自沉思的画面。夜间降水后的芭蕉叶片沾湿了露珠,清晨的诗人轻声咳嗽后,只得自己抚摸着头发,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或许是对生活、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深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怀,以及面对美好与忧愁时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有感

已矣勿复道,安之如自然。

闲陪黄奶坐,倦退白衣眠。

一死知何地,此生休问天。

怪哉茨野客,宿果堕幽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有感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赢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有感

心在六虚外,不知身网罗。

病中长日过,梦里好时多。

夜夜频能坐,时时亦自歌。

平生此光景,回首笑呵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次鹿鸣宴诗

礼乐皇皇使者行,光华分似及乡英。

贞元虎榜虽联捷,司隶龙门幸缀名。

二宋高科犹易事,两苏清节乃真荣。

囊书自负应如此,肯逊当年祢正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