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李正甫

故国重寻梅柳春,自怜头上二毛新。

已知悯默安无位,宁免低昂为有身。

前日少年都自梦,比来贱仕始忧贫。

多惭幕府文章客,都为风光作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次韵和李正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首联“故国重寻梅柳春,自怜头上二毛新。”描绘了诗人重返故乡,见到梅花与柳树在春日里绽放的情景,同时感叹自己头上的白发新增,岁月不饶人。这里的“二毛”即指白发,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知。

颔联“已知悯默安无位,宁免低昂为有身。”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他明白在沉默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但又无法完全摆脱因身体存在而带来的各种纷扰。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世态中的自我反省。

颈联“前日少年都自梦,比来贱仕始忧贫。”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天真梦想与如今为生活奔波的现实。他意识到过去的幻想终归是梦,而现在的身份与地位却让他开始担忧生活的贫困。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阶段转变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深切体会。

尾联“多惭幕府文章客,都为风光作主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为幕府中的文章客,却未能真正成为掌控风月的主人的自谦与无奈。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身角色定位的反思,也暗示了他对权力与影响力的渴望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代变迁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通过对比、反思和自省,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鹭

清江濯濯生菰蒲,一双白鹭雪不如。

轻烟细雨不肯去,潮来正有浮阳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戏赠伯泓供备

公子好乐惟好琴,初传一曲费千金。

其声微妙出世外,若听无闻古与今。

乌孙琵琶止四弦,濮上箜篌人不传。

西湖圆月笼修烟,一杯绿酒为陶然。

形式: 古风

题径山二首(其一)

昔日道师开法筵,老人化龙去山前。

至今胜迹冠西境,高第相传为敬田。

平生自得物外趣,尔来更薄区中缘。

终随老师学善住,行种芝草休天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径山二首(其二)

五峰相望势如掌,中有绀园閟龙象。

坦爱曲道两盘回,不知身出浮云上。

浮云悠悠覆朝市,朝市小人鼎中沸。

暂来欣得避世愁,奈我未老先白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