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奉御游梁山

公诗自雄放,故我甘雌伏。

韵高霜月苦,洗尽瘴雾毒。

游丝映明窗,小字为公录。

便觉春争妍,胜气增林麓。

永怀矍铄翁,论兵到精熟。

子阳井底蛙,提耳论祸福。

归来得真主,简易心屈服。

才高犯众忌,薏苡致谤讟。

梁生付一笑,何必较直曲。

山僧亦何知,鱼鼓听斋粥。

陈侯金闺彦,论清如屑玉。

南游兴未已,甚欲乘桴木。

湘西独何幸,旌旆先见辱。

松间偶相值,论交一言足。

云山久乾没,赖此佳句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和陈奉御游梁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陈奉御游历梁山之行的赞赏与向往之情。

首先,诗人以“公诗自雄放”开篇,赞美陈奉御的诗歌风格豪放不羁。接着,“故我甘雌伏”表明自己愿意在这样的豪放风格面前退让,显示出对陈奉御的敬重与谦逊态度。

“韵高霜月苦,洗尽瘴雾毒”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陈奉御诗歌的高雅与纯净,如同霜月般清冷,能够洗净瘴气的毒害,象征着陈奉御诗歌的深刻内涵与净化人心的力量。

“游丝映明窗,小字为公录”描绘了陈奉御游历归来后,诗人用心记录下他的游记,如同游丝映照在明亮的窗户上,细腻而珍贵。

“便觉春争妍,胜气增林麓”进一步表达诗人对陈奉御游历之美的感受,仿佛春天竞相开放,生机勃勃,使山林更加美丽。

“永怀矍铄翁,论兵到精熟”提到陈奉御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还精通军事,显示出其多才多艺。

“子阳井底蛙,提耳论祸福”借用典故,形象地表达了陈奉御见识广博,能洞察世事祸福。

“归来得真主,简易心屈服”赞扬陈奉御归来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内心的平和。

“才高犯众忌,薏苡致谤讟”指出陈奉御因为才华出众,难免会触犯他人忌讳,遭受非议。

“梁生付一笑,何必较直曲”鼓励陈奉御以豁达的心态面对批评,不必过于计较是非曲直。

“山僧亦何知,鱼鼓听斋粥”通过山僧的无知,强调了陈奉御的智慧与修为。

“陈侯金闺彦,论清如屑玉”称赞陈奉御如同金闺中的俊彦,言辞清雅,如同玉石般纯洁。

“南游兴未已,甚欲乘桴木”表达了诗人对陈奉御继续南游的期待与渴望。

“湘西独何幸,旌旆先见辱”表达了诗人对陈奉御即将到达湘西的喜悦与荣幸。

“松间偶相值,论交一言足”描述了诗人与陈奉御偶然相遇,仅凭一句话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云山久乾没,赖此佳句赎”最后,诗人感慨云山长久被遗忘,幸好有陈奉御的佳句得以流传,表达了对陈奉御诗歌价值的认可与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陈奉御游历、才华、人格等方面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质的钦佩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曾韵句游山

夫子谪仙隐于儒,仲连太白真其徒。

栴檀林间法檀度,翰墨场中行秘书。

譬如山川有圭璧,光被草木蒙珷玞。

又如羽毛有麟凤,瑞照百鸟藏鹗鼯。

玉堂金马未入手,公不自叹旁人吁。

厌看朱门森画戟,暇日聊为山水娱。

下车褰衣却部曲,纵望林壑情忻愉。

朱陵洞口见落石,引手匊云跳明珠。

诗成万象在掌握,磨琢无玷如瑾瑜。

旁观十吏不驻足,一日万口传荆湖。

南山道人纷□□,摹写磬石烦丹朱。

归来尽以录寄我,意句不尽情有无。

为公长哦立风槛,明月满轩时卷舒。

吾闻骏马日千里,未遭剪拂随盐车。

嗟余驽钝世鄙笑,分甘垂耳同骡驴。

世间安得支遁眼,画作嘶风神骏图。

形式: 古风

次韵游南岳题石桥

飞梯上云雨,猿臂攀层岩。

天风吹鬓须,兹行非人间。

幽泉不知处,但闻鸣佩环。

崄艰碍清快,洄涡走平宽。

□□落万仞,溅雪惊潺潺。

悬崖忽见寺,白昼方掩关。

境□□遐想,坐久生清寒。

山空寂无人,鸟啼花不言。

云披献青嶂,风槛争卷帘。

形式: 古风

和游南台

笋舆翩追随,顿撼杂摇兀。

蒙腾穿聚落,超放上巉绝。

山腰转巇崄,部曲失行列。

身世逐云轻,眼力与天阔。

撞钟千指集,楼殿寄林末。

同来久倦局,相向怀抱豁。

市朝昏利欲,走鹿不忘渴。

公独蜕尘埃,风蝉妙脱骨。

盘桓拊孤松,松粉落金屑。

谁卷青帝云,推出银蟾阙。

形式: 古风

和游福严

云开见楼阁,峰顶知有寺。

众峰让高寒,盖是出其类。

娲山下僧谭,笑走魔外戏。

忽于一毫端,集此大千界。

曹溪正脉深,不断盖如带。

流而至衡霍,百川蓄汇浍。

乃知般若台,自昔分灯地。

清游亦不恶,俯仰忆前事。

宝构出灰烬,人逝时亦异。

永怀韩潮州,夜与千峰对。

仙去三百年,音容浮如在。

妙语落人间,断碑卧榛桧。

公亦潮州□,□势翩已似。

低摧夙昔心,惨憺经游意。

林高句天成,□□鄙组绘。

刻之苍崖阴,与山增胜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