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态随年觉,新凉与睡谋。
鹊惊茅屋晓,臂冷葛衣秋。
远岭元无约,开门便见投。
闲中多事在,一日一梳头。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清晨醒来后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老态随年觉,新凉与睡谋"表明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早晨的寒凉已司空见惯,甚至在睡梦中也能感受这份凉意。"鹊惊茅屋晓,臂冷葛衣秋"则生动地描绘了清晨被鸟鸣叫声吵醒,而手臂因寒冷而蜷缩于简单的棉衣中的场景。"远岭元无约,开门便见投"表明诗人居住的地方与远山相连,每当打开家门,就能看到自然之美。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他虽然年老,但仍保有一份与自然亲近的心。
"闲中多事在,一日一梳头"则透露出诗人尽管生活平淡,似乎无甚大事,但仍旧每天梳理着自己的头发,这个动作不仅是对个人仪表的维护,也可能是一种保持精神清醒和生活常态的手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老年平静而又充实的一面,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自然、生活的珍视与享受。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才喜盘藤捲叶生,又惊压架暗阴成。
夏褰凉润青油幕,秋摘甘寒黑水精。
近竹犹争一尺许,抛须先罥两三茎。
今年乞种西江去,长是茅斋怯晚晴。
一老堂堂日,诸贤得得来。
但令元气壮,患不塞尘开。
名大天难著,人亡首忍回。
东风好西去,吹泪到泉台。
保奭方为左,希文自请西。
不劳三尺剑,已办一丸泥。
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
清风谁作诵,何石不天齐。
负荷偏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好手未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