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十五)

夫孝要道,周训群生。以纲百行,以通神明。

因子侍师,答问成经。事亲之实,代为仪刑。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孝道是最重要的原则,周朝的教诲影响众生。
它作为行为准则,连接天地神明。

注释

夫:发语词,无实际意义。
孝:孝顺,尊敬父母。
要道:关键之道。
周训:周朝的教化。
群生:众生,许多人。
纲:准则,法度。
百行:各种行为。
通:连接,沟通。
神明:指天神和自然界的主宰力量。
子:儿子,这里泛指后代。
侍师:侍奉老师。
答问:回答问题。
成经:编成经典。
事亲:侍奉双亲。
实:实质,实际行动。
仪刑:典范,榜样。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皇帝赵构的作品,反映了古代尊崇孝道和教育的重要性。开篇“夫孝要道,周训群生”表达了孝道是根本,孔子的教诲能够教化众人。接着“以纲百行,以通神明”则指出孝道贯穿于各种行为之中,是通向神秘智慧的途径。

诗的后半部分“因子侍师,答问成经”描绘了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儒家经典,并通过提问回答来深化理解。最后两句“事亲之实,代为仪刑”强调了对父母的实际侍奉以及可能代替父母行使家庭纪律的责任。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孝道和教育的重视,以及个人修养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这样的表述,赵构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儒家文化素养,也反映出作为统治者的他对国家和家庭秩序的关注。

收录诗词(130)

赵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三十四)

贤行颜叔,亲承尼父。志锐所期,道尊是辅。

泥在钧陶,木就规矩。终縻好爵,扬名东武。

形式: 四言诗 押[麌]韵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四十七)

式是壤伯,昭乎圣徒。执经请益,载道若无。

诗书规矩,学问楷模。得时而驾,领袖诸儒。

形式: 四言诗 押[虞]韵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五十五)

易之为书,弥合天地。五十乃学,师则有是。

子能受授,洗心传世。知机其神,宜被厥祀。

形式: 四言诗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四十六)

刚毅近仁,志操莫渝。性匪祝鮀,面岂子都。

有一于此,刚名可图。云欲则柔,盖生之徒。

形式: 四言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