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二首(其二)

家在河阳路入秦,楼头相望祇酸辛。

江南满目新亭宴,旗鼓伤心故国春。

仙掌倚天频滴露,方诸待月自涵津。

荆王未辨连城价,肠断南州抱璧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家居住在河阳,通往秦国的路上,楼台相望,心中只有辛酸。
江南的景象尽是新亭宴饮的欢乐,但看到旗帜和鼓声,却让我心痛旧日国家的春天。
仙人掌高举仿佛靠近天空,常常滴落露水,方诸宝石等待月亮,独自含蓄着清泉。
荆王未能理解连城之璧的价值,而我这怀璧之人,内心悲痛欲绝。

注释

家:住所。
河阳:地名,古代郡县名。
路入秦:道路通向秦国。
祇:只。
酸辛:辛酸。
新亭宴:新亭集会,指欢宴之地。
旗鼓:象征军事或庆典的旗帜和鼓声。
故国:过去的国家,这里指沦陷的江南。
春:春天,寓意生机和希望。
仙掌:神话中的植物,象征仙人。
倚天:贴近天空。
滴露:滴落露珠。
方诸:古代传说中的宝石,象征月亮。
连城价:极高的价值,足以买下一座城池。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南州:南方地区。
抱璧人:怀揣宝玉的人,比喻有珍贵物品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惟演的《泪二首(其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国衰败的感慨。首句“家在河阳路入秦”,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行经秦地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次句“楼头相望祇酸辛”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离愁,通过想象与亲人楼头相望的场景,倍感辛酸。

第三句“江南满目新亭宴”,以江南的繁华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哀伤,新亭宴乐映照出的是故国的凋零,使得诗人触景生情,心痛不已。“旗鼓伤心故国春”一句,借春天的景色表达对往昔盛世的怀念,如今只剩下令人伤感的旗鼓声。

接下来,“仙掌倚天频滴露,方诸待月自涵津”两句,运用了仙掌、方诸等神话意象,寓言自己如同仙掌上的露珠,孤独无依,又如方诸等待月亮,暗示对团圆和光明的渴望。最后,“荆王未辨连城价,肠断南州抱璧人”以荆王未识宝璧价值的典故,比喻自己的才华不被赏识,同时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悲叹,以及对故乡怀抱美玉(暗指人才)却无人识货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故国的深情厚谊以及个人际遇的无奈与哀愁。

收录诗词(106)

钱惟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骨干诗人。吴越忠懿王钱俶第十四子。从俶归宋,历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累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官终崇信军节度使,博学能文,所著今存《家王故事》、《金坡遗事》

  • 字:希圣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7—1034

相关古诗词

泪二首(其一)

鲛盘千点怨吞声,蜡炬风高翠箔轻。

夜半商陵闻别鹤,酒阑安石对哀筝。

银屏欲去连珠迸,金屋初来玉箸横。

马上悲歌寄黄鹄,紫台回首暮云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直夜

千庐徼道发传呼,帝宇沉沉璧月孤。

重橑祇闻喧斗鼠,危枝谁见绕惊乌。

石螭霜重连钩盾,玉虎冰消下辘轳。

素发自怜同骑省,一竿何日钓秋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苦热

赫日烘霞斗晓光,双文桃簟碧牙床。

频倾蜜勺宁蠲渴,久捧冰壶未觉凉。

雪岭却思随博望,风窗犹欲傲羲皇。

更怜乳燕翻飞处,深入卢家白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南朝

结绮临春映夕霏,景阳钟动曙星稀。

潘妃宝钏光如昼,江令花笺落似飞。

舴艋凌波朱火度,觚棱拂汉紫烟微。

自从饮马秦淮水,蜀柳无因对殿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