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

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

羁眺伤千里,劳歌动四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大雨过后,江面开阔,舟船顺春水而下。
雾气散去,露出晴朗的山峦,晚风轻拂,江浪渐息。
岸边的花儿在水中映照得明亮,水边的树木清晰可见,江上的鸟儿纷飞于沙滩上。
远望千里,不禁心生思乡之愁,劳作的歌声触动了我四面八方的忧郁。

注释

大江:宽阔的江面。
宿雨:一夜的雨水。
征棹:出行的船只。
春流:春天的江水。
雾卷:雾气消散。
晴山:晴朗的山峰。
风恬:微风平静。
晚浪收:晚上的波浪平息。
岸花:岸边的花朵。
水树:倒映在水中的树木。
川鸟:江面上的鸟儿。
沙洲:江中的小岛或沙滩。
羁眺:远望。
伤:触动。
千里:千里之外。
劳歌:劳作时唱的歌。
四愁:四面八方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江南景象,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开篇“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通过大江初解冻、春水泛涨的情景,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随后“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则是描写了天气转晴、山峦渐显以及和煦微风吹拂过波光粼粼的江水,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诗人通过岸边鲜花与水中倒影、江中的小岛和飞鸣啁啾的鸟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但在这宁静美好的背景下,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羁眺伤千里”,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

最后“劳歌动四愁”则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辛酸,通过歌声传递出心中四处飘泊的忧愁。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13)

李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 字:巨山
  •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 生卒年:644~713

相关古诗词

和周记室从驾晓发合璧宫

濯龙春苑曙,翠凤晓旗舒。

野色开烟后,山光澹月馀。

风长笳响咽,川迥骑行疏。

珠履陪仙驾,金声振属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

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

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瑞塔千寻起,仙舆九日来。

萸房陈宝席,菊橤散花台。

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

天歌将梵乐,空里共裴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

行庆传芳蚁,升高缀綵人。

阶前蓂候月,楼上雪惊春。

今日衔天造,还疑上汉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