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书怀(其三)》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首联“浮云野鹤自为情,安用公侯识姓名”,以“浮云”和“野鹤”象征诗人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心性,与世俗的权贵名流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不求人知的淡泊心态。
颔联“林有围棋花并落,船非丝管耳常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场景。在林间下棋,花随风飘落,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悠然自得的氛围;而乘船出行时,没有丝竹之音的打扰,只有清静的环境,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
颈联“贷钱买石贫犹乐,采药调心癖已成”,展现了诗人在物质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找到乐趣,通过购买石头、采集草药来调养身心,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长笑世情浑欲醉,愿施珠玉向谁倾”,诗人长叹于世态炎凉,似乎有一种看透红尘的感慨,但又希望将自己的智慧和价值传递给世人,却不知该向何处倾诉。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自我价值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