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司直九叔崔侍御登宝鸡南楼

把菊叹将老,上楼悲未还。

短长新白发,重叠旧青山。

霜气清衿袖,琴声引醉颜。

竹林唯七友,何幸亦登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看着菊花凋零感叹时光流逝,登上高楼悲伤的情绪还未消散。
新添的白发长短不一,与旧时的青山重叠相映。
寒霜清冷了衣袖,琴声牵引出醉人的面容。
能与竹林七贤一同攀登,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注释

把菊:手持菊花,此处指赏菊。
将老:即将衰老,比喻岁月的流逝。
上楼:登上高楼,常用来表达忧思或寄托情感。
悲未还:悲伤的情绪还未消退。
短长新白发:新长出的长短不齐的白发,象征年华老去。
重叠旧青山:与记忆中的青山重叠,引发怀旧之情。
霜气清衿袖:霜气使衣袖变得清凉,也暗示季节的寒冷。
琴声引醉颜:琴声引起醉酒般的陶醉神情,可能是借酒浇愁。
竹林唯七友:竹林七友,指古代七位隐士,象征高洁之士。
何幸:多么幸运。
亦登攀:也能够攀登,这里指自己有幸与竹林七友相提并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九月初九)与朋友登高望远时所产生的情感和思考。开篇“把菊叹将老,上楼悲未还”两句,通过对菊花凋零的描写,表达出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哀伤,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复返的悲凉。

接着,“短长新白发,重叠旧青山”两句,则是诗人通过自身白发增多和面对不变的青山,反映出个人的沧桑与自然的永恒,强化了时间流逝与个人生命有限的主题。

“霜气清衿袖,琴声引醉颜”两句,描绘了一幅诗人在秋风中穿着单薄衣衫,听着琴声而沉浸于酒意之中的场景。这里,“霜气”和“琴声”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冷与淡雅的氛围,而“醉颜”则表明诗人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世事的忧愁。

最后,“竹林唯七友,何幸亦登攀”两句,提到在竹林中,只有七位知己,与诗人共度美好时光。这里,“何幸”表达了对能与朋友共享此刻的幸福感,而“亦登攀”则强调了诗人与这些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他们能够共同攀登高楼,分享这份景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易逝、友谊难得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37)

卢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字:允言
  •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 生卒年:739年—799年

相关古诗词

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

琼尊犹有菊,可以献留侯。

愿比三花秀,非同百卉秋。

金英分蕊细,玉露结房稠。

黄雀知恩在,衔飞亦上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九日奉陪侍中宴白楼

露白菊氛氲,西楼盛袭文。

玉筵秋令节,金钺汉元勋。

说剑风生座,抽琴鹤绕云。

謏儒无以荅,愿得备前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九日奉陪侍中宴后亭

玉壶倾菊酒,一顾得淹留。

彩笔徵枚叟,花筵舞莫愁。

管弦能驻景,松桂不停秋。

为谢蓬蒿辈,如何霜霰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九日奉陪侍郎登白楼

碧霄孤鹤发清音,上宰因添望阙心。

睥睨三层连步障,茱萸一朵映华簪。

红霞似绮河如带,白露团珠菊散金。

此日所从何所问,俨然冠剑拥成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