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䪥。
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这首诗是李世民(后来的唐太宗)赠给魏征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君臣间的深厚情谊。从诗句来看,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俗、宴乐享受的意境。
"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美酒如兰花般芬芳,清澈如翠绿色的山涧流水般纯净的景象。这里的“醽醁”和“翠涛”都是形容美酒的词汇,而“玉䪥”则是一种精致的器皿,用于盛放珍贵之物。在古代文化中,兰花常象征高洁,山涧水则象征清澈,这里通过将美酒比作这些元素,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这两句诗传达了一种长久且恒久的享受与回味。这里的“千日”和“十年”都是形容时间的长度,而“醉不醒”则是对美酒带来的快乐和陶醉感受的一种夸张表达,意味着这种享受是长久且难以忘怀的。而“味不败”则强调了这种享受不会随着时间而减退。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美酒带来快乐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愉悦之情。
不详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
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
近日毛虽暖,闻弦心已惊。
灵祠古木合,波飏大江濆。
未作湘南雨,知为何处云。
苔痕涩珠履,草色妒罗裙。
妙鼓彤云瑟,羁臣不可闻。
自从别后减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
欲识旧来云髻样,为奴开取缕金箱。
却返扶桑路,还乘旧叶船。
上潮看浸日,翻浪欲陷天。
求宿宁逾日,云行讵隔年?
远将乾竺法,归去化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