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华甘露寺

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桧风篁远近闻。

饮涧鹿喧双派水,上楼僧蹋一梯云。

孤烟薄暮关城没,远色初晴渭曲分。

长欲然香来此宿,北林猿鹤旧同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石门小路紧挨着天边,雨后桧树风竹声清晰可闻。
山涧中的鹿群欢鸣,泉水从两边涌出,上楼的僧人踏着云梯而行。
傍晚时分,孤零零的炊烟消失在关城之外,雨过天晴后,渭河曲段的景色分外分明。
我常想在此地燃香住宿,因为这里曾有北林的猿鹤作伴。

注释

石门:山中的一道门。
萝径:长满藤蔓的小路。
天邻:接近天空。
雨桧:雨后的桧树。
风篁:风中的竹子。
远近闻:声音传得很远。
饮涧鹿:在山涧饮水的鹿。
双派水:泉水从两边流。
一梯云:一级级升向云霄的梯子。
孤烟:孤独的炊烟。
关城:边关的城楼。
渭曲:渭河的弯曲处。
长欲:常常想要。
北林:北方的树林。
猿鹤:猿猴和鹤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桧风篁远近闻"中的“石门”可能指的是寺庙所在的山谷之口,而“萝径”则是通往深处的小路。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处位置的高峻和周围环境的幽静,雨后的气氛让远近皆闻到的都是自然的声音。

"饮涧鹿喧双派水,上楼僧蹋一梯云"中的“饮涧”指的是鹿在溪边饮水,而“喧”则是鹿群发出的声音。"上楼僧蹋一梯云"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和尚踏着云雾登上楼阁的画面,展现了寺庙之中的超然物外。

"孤烟薄暮关城没,远色初晴渭曲分"这两句则转向了景色的描写,“孤烟”与“薄暮”营造出一幅黄昏时分的静谧图景,而“关城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封闭。"远色初晴渭曲分"中的“远色”指的是远处山色的层次分明,"初晴"则是天气刚刚放晴后的景象,“渭曲分”则强调了自然景物在光线变化下所呈现的不同面貌。

最后两句"长欲然香来此宿,北林猿鹤旧同群"中,“长欲然香”可能是指寺庙中的香火或是自然界中某种花草的芬芳。"来此宿"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净土的向往和留恋。而"北林猿鹤旧同群"则让人联想到寺庙周围的野生动物,猿与鹤在这里共同生活,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场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巴賨旅寓寄朝中从叔

惊秋思浩然,信美向巴天。

独倚临江树,初闻落日蝉。

哀荣悲往事,漂泊念多年。

未便甘休去,吾宗尽见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泚亦逶迤。

落花相逐去何处,幽鹭独来无限时。

洗钵老僧临岸久,钓鱼闲客捲纶迟。

晚晴一片连莎绿,悔与沧浪有旧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水轩

日日狎沙禽,偷安且放吟。

读书老不入,爱酒病还深。

歉后为羁客,兵馀问故林。

杨花满床席,搔首度春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水林檎花

一露一朝新,帘栊晓景分。

艳和蜂蝶动,香带管弦闻。

笑拟春无力,妆浓酒渐醺。

直疑风起夜,飞去替行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