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江亭却寄友人

湘岸初晴淑景迟,风光正是客愁时。

幽花暮落骚人浦,芳草春深帝子祠。

往事隔年如过梦,旧游回首谩劳思。

烟波自此扁舟去,小酌文园杳未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的湘江风光图。开篇"湘岸初晴淑景迟,风光正是客愁时"两句,设定了整体的情感基调:在清新而又有些许寒意的早春时分,诗人面对着宁静美好的风景,却不禁生出思乡之情。这里的"淑景迟"形容了春天来临时那份柔和而缓慢的美好,而"客愁时"则透露了诗人作为旅人的孤独与感伤。

接下来的"幽花暮落骚人浦,芳草春深帝子祠"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幽花"和"芳草"都是对早春植物生长状态的细腻刻画,而"骚人浦"和"帝子祠"则分别指向特定的地理位置,增添了一种文化的厚重感。

诗人的情感在"往事隔年如过梦,旧游回首谩劳思"这两句中达到了高潮。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这些记忆时所产生的复杂情绪。"往事"和"旧游"都是诗人内心世界中的重要组成,而"隔年如过梦"则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虚幻感,令人感到无比的惆怅。

最后两句"烟波自此扁舟去,小酌文园杳未期"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安排。这里的"扁舟"和"小酌"都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宁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急不躁、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了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诗人以独特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积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既有美丽风光,又充满个人情感世界的早春湘江图卷。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湘阴县送迁客北归

不须留薏苡,重遣世人疑。

瘴染面如檗,愁熏头似丝。

黄梅住雨外,青草过湖时。

今日开汤网,冥飞亦未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其一)

五仙骑五羊,何代降兹乡。

涧有尧年韭,山馀禹日粮。

楼台笼海色,草树发天香。

浩啸波光里,浮溟兴甚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其二)

行尽崎岖路,惊从汗漫游。

青天豁眼快,碧海醒心秋。

便欲寻河汉,因之犯斗牛。

九霄身自致,何必遇浮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其三)

南溟吞越绝,极望碧鸿濛。

龙渡潮声里,雷喧雨气中。

赵佗丘垄灭,马援鼓鼙空。

遐想鱼鹏化,开襟九万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