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张太史的深厚情感和对其人品的赞赏。首联“洞庭何事久悬车,欲就彭咸与世疏”运用了典故,彭咸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贤臣,诗人借此表达对张太史的敬仰之情,并暗示其可能有意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颔联“湖水东边横木渡,梅花多处作楼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湖水、木渡、梅花、楼居,构成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情境,体现了诗人对张太史生活态度的认同和向往。
颈联“珊瑚高架徐陵笔,玳瑁新装逸少书”进一步赞美了张太史的才华和品味,珊瑚与玳瑁象征着珍贵与高雅,徐陵与王羲之(逸少)则是古代文坛的巨匠,通过这一联,诗人表达了对张太史文学艺术造诣的高度评价。尾联“闻道女媭相怨骂,兰皋回马意何如”则以民间传说中的女媭(屈原的姐姐)对屈原的责备,暗喻诗人对张太史可能面临的外界压力和挑战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对张太史坚守自我、不畏流言的赞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张太史人格魅力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扬,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