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
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春日景象,诗人以轻松自如的笔触,捕捉到了初春时节的细微之美。"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两句,写出了在这个时节里,人们对寒食的喜爱,以及在和风中漫步、顺手摘取花果的惬意情怀。这里的“寒食”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季节的象征,它带来的不只是味觉上的享受,还有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庆祝。
"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诗人在清明时节,乘坐骏马,沿着汉水河畔前行,受到当地官员热烈欢迎的场景。这里的“清明”二字,不仅是对天气的描写,更映射出整个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生机与活力。而诗人身穿官服,骑马前行,则展示了他作为使者的身份和地位。
整首诗语言平实而不失雅致,情感真挚而又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享受。这也正是唐代文学中“兴观群怨”之美的一种体现,即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秦人惟识秦中水,长想吴江与蜀江。
今日嘉川驿楼下,可怜如练绕明窗。
千里嘉陵江水声,何年重绕此江行。
只应添得清宵梦,时见满江流月明。
嘉陵驿上空床客,一夜嘉陵江水声。
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
墙外花枝压短墙,月明还照半张床。
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