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浦并海

海风颠狂衣袂摺,长樯巨舰去如叶。

却行小立视荒田,老翁掷杖呼妻妾。

成行再拜告官侬,旧秋潮大经短堞。

只因咸水入田来,虽筑田塍已晚哉。

官侬不知苗根透,戽水浸苗望苗秀。

日蒸水气反枯苗,不如莫种只望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边农民在面对咸水侵入农田导致作物受损的困境时的无奈与绝望。诗人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农民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无力感以及对丰收的渴望。

首句“海风颠狂衣袂摺”,以强烈的视觉形象开篇,描绘出海风的狂暴,衣袖被风吹得褶皱,暗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接着,“长樯巨舰去如叶”运用比喻手法,将远处航行的船只比作飘落的叶子,既表现了船只的渺小,也暗示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

“却行小立视荒田,老翁掷杖呼妻妾”两句,通过老翁的动作和语言,展现了农民面对农田荒芜的痛苦与焦虑。他们试图通过掷杖呼喊,寻求家人的帮助,但面对现实的困境,显得无助而无奈。

“成行再拜告官侬,旧秋潮大经短堞”中,“成行再拜”表现了农民对官府的求助,他们以虔诚的态度请求官员解决农田问题。“旧秋潮大经短堞”则暗示了过去潮水带来的丰收景象,与当前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只因咸水入田来,虽筑田塍已晚哉”揭示了农田受损的根本原因——咸水入侵。尽管农民们努力筑起田埂,但为时已晚,无法阻止咸水的侵蚀。

“官侬不知苗根透,戽水浸苗望苗秀”表达了农民对官府的不解与失望。他们认为官府不了解农田的实际情况,只知道要求灌溉,却忽视了咸水对作物根系的影响,最终导致作物枯萎。

最后一句“日蒸水气反枯苗,不如莫种只望潮”总结了农民的绝望情绪。他们意识到,即使日夜辛劳,也无法改变现状,不如放弃种植,等待潮水带来新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感和对官府治理的期待与失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白马湖穿夏盖湖至后郭塘岸

连日天晴云送雨,群山环绕翠相聚。

湖心波起小玉山,映带不多添媚妩。

十年江湖寄此身,每到佳处喜生津。

岂知筑堤限海水,底事毁泐筑更频。

君知此理休更说,只缘今日人心别。

形式: 古风

西溪湖

杭州西湖天下无,重楼复阁成画图。

中宵与客买舟去,千金间亦呼名姝。

自言此游有真乐,月明星稀飞林乌。

珍殽旨酒杂樽俎,水精之鳞盘横铺。

光阴鼎鼎暗中去,事业泯泯纸上拘。

苏仙在郡情甚适,君复居山身颇臞。

英风既往不可作,踪迹胜槩生荒芜。

空留浓妆淡抹句,思士久泥反长吁。

金罍有溪名西湖,我来适当夏之初。

万荷叠叠风捲翠,群山隐隐云依梳。

岸头有亭翼然立,明秀拱挹美且都。

名园花卉忆灵运,古洞深远栖仙姑。

月当下弦迟开镜,高烧银烛行冰壶。

君不见水利及人居第一,为壑勿学白圭术。

形式: 古风

娥江下岸田为潮汐冲击今不可垦小民勺水煎卤于上

江潮冲田渐成地,地久归咸有其味。

小民泥炉候泥乾,勺水煎盐求浅利。

农家耕田望秋成,煎盐得钱尽力争。

呜呼小民尽力争,农家辍耒愁空生。

形式: 古风

拽碑叹

上虞溪湖十四处,昔日是田纳官赋。

逢秋民间欠灌溉,县官作文告后土。

民间以田浚溪湖,田上官赋却抱输。

闲时潴水旱时用,纵未全熟无全逋。

古来人心平似砥,今来人心薄于纸。

不念平人输赋苦,情愿自为悠久计。

大臣奏事怡天颜,以民为基古已然。

况乃民间推己有,明知食是民之天。

此事传来犹未久,为雨为云翻覆手。

拽碑使平命工磨,别镌奇文垂不朽。

鬼神诃护屹不移,至今碑上光陆离。

噫嘻人心不如石,使我叹息重叹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