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事时来立葑田,几回惊去为归船。
霜姿不特他人爱,照影沧波亦自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生活状态。"无事时来立葑田"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境,随意间在田野中驻足。"几回惊去为归船"则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似乎是被世俗之事所打扰,不得不返回现实生活中。
"霜姿不特他人爱"一句,通过霜花这类非常见美景的喜爱,反映出诗人的个性和审美观。他并不是随波逐流地追求一般人所喜爱的事物,而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情趣。
最后一句"照影沧波亦自怜"则在于表达对自我形象的反思与同情。诗人面对自己的投影,感觉到一种超然世外的孤独和自怜,这种情感又与他对自然景物的喜爱相呼应,增添了一份深远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邃,以及对自我和自然的独特理解。
不详
南宋中期诗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倦身祇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虎岩月澹迷仙路,龙洞云深透别州。
九锁青山元不锁,碧桃开后更来游。
犬驯迎且吠,儿小笑还啼。
樱熟施鱼网,桑空卧竹梯。
枯枝禽啄折,野草鹿眠低。
屋后登山路,牛栏更向西。
倦身只合卧家林,客里消磨感慨心。
水国逢春梅未见,山城到午雾犹深。
地名不记维舟问,酒味曾谙入巷寻。
泛宅浮家何日了,庄头栽竹已成阴。
不作王门梦,来敲隐者关。
童先孤鹤化,云伴一身闲。
碍笋新移路,低墙为看山。
几回松下去,锄得茯苓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