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李学文所示二篇(其二)

大明端拱赭衣红,正想豪英入彀中。

但使学优迎命达,莫将年少叹途穷。

三秋水阔鱼依藻,一日天高鹤出笼。

持我此篇归献寿,苍梧欢动晓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以“次韵和李学文所示二篇”为题,出自宋代诗人邹浩之手。邹浩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的赞美与期待,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首联“大明端拱赭衣红,正想豪英入彀中”,开篇即以“大明端拱”描绘出盛世景象,赭衣红裳则象征着朝廷的庄严与威仪。豪英入彀,既是对人才的赞誉,也暗含了对人才被朝廷所用的期待。

颔联“但使学优迎命达,莫将年少叹途穷”,进一步强调了学识与命运的关系。学优者自然能迎接命运的青睐,不必因年轻而感叹前路艰难。这里既有对学识重要性的肯定,也有对年轻人积极进取态度的鼓励。

颈联“三秋水阔鱼依藻,一日天高鹤出笼”,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才的自由发展。三秋水阔,鱼儿得以在藻间游弋,象征着人才在广阔天地中自由施展才华;一日天高,鹤鸟得以展翅高飞,寓意着人才在理想环境中得到充分成长与发挥。

尾联“持我此篇归献寿,苍梧欢动晓来风”,以献寿为结,表达了对诗人的敬意与祝福。同时,通过“苍梧欢动晓来风”这一形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如春风般温暖的氛围能够遍及四方,带来和谐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以及对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美好愿景,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移汉阳

汉阴丈人浑沌修,汉阳居士逍遥游。

中分汉水共天地,能别此心惟白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画山(其一)

几年密与画山邻,今日归航驻水滨。

天亦有心酬我愿,敛云收雾日光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画山(其二)

三峰阔展映天长,大巧由来未易量。

我欲移归殿前去,万年千载对君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画山(其三)

扫成屏障几千春,洗雨吹风转更明。

应是天工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