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晓步幽径,庭芜带绿莎。
篱根惟有菊,池面已无荷。
高树蝉声急,远山寒色多。
小窗风日转,便觉似春和。
这首宋朝诗人陈必复的《晓步》描绘了一幅清晨漫步小径的静谧画面。首句"清晓步幽径",点明了时间是黎明时分,诗人独自走在一条宁静的小路上。"庭芜带绿莎",庭院中的杂草丛生,绿意盎然,显示出自然的生机。
接下来两句"篱根惟有菊,池面已无荷",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特点,篱笆下的菊花孤独而坚韧,池塘水面已不见夏日的荷花,暗示着季节的转换,秋意渐浓。
"高树蝉声急,远山寒色多",通过高树上传来的蝉鸣声急促,以及远方山峦的寒意加重,渲染出秋天特有的氛围,既有生命的活力,又带有几分凄凉。
最后两句"小窗风日转,便觉似春和",诗人回到室内,感受到窗外风和日丽的变化,仿佛春天般的温暖,尽管外面已是秋意,但内心却感到舒适宜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早晨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内心的恬淡。
不详
暝锁层阴重,霾深失远峦。
积流上篱落,飞影度栏干。
石发梳风瘦,垣衣护雨寒。
深怀裹饭去,终愧往来难。
百世人参杜陵句,一灯晚得后山传。
天寒霜重隼孤击,木落江空花自妍。
绝代文章惊此老,半生心力尽他年。
后来不作嗟谁继,古意凄凉付断编。
野店荒鸡曙,篱荆带暝开。
漏声随雨尽,山色傍船来。
事业归书卷,生涯付酒杯。
溪翁往还惯,不怕白鸥猜。
绕屋栽梅亦可人,最怜夏月绿阴清。
前村雨过山如洗,深径风来竹自鸣。
涤砚不嫌池水冷,写书爱傍午窗明。
近吟未许人知得,且向梅边隐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