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日立中路,犬去不形相。
夜以盗自来,何敢怨犬伤。
主人忽加念,谢恕犬无良。
盗子愧伏前,有言愿加详。
见赐固已多,恕犬诚未臧。
此诗描绘了一场主人与盗贼之间的误会及和解过程。开篇“白日立中路,犬去不形相”写出犬在白日正午时分离主人的情景,而“夜以盗自来,何敢怨犬伤”则表达了盗贼夜间私自到来,不应责怪犬的忠诚防护。诗人接着转折,“主人忽加念,谢恕犬无良”显示了主人对犬的误会和感激之情。
随后,“盗子愧伏前,有言愿加详”一句,盗贼因其罪行而感到羞愧,并希望能够详细解释情况。结尾“见赐固已多,恕犬诚未臧”则表明主人对盗的宽容,以及对犬忠诚本性的理解。
整首诗通过情节的铺陈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信任与误会,以及人们在面对错误时能够达到的宽恕与理解。诗中充满了对生命、道德和宽容的深刻思考。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斯道久泯泯,斯人固悠悠。
归豚非吾心,在礼恶不酬。
从人效屈伸,俯仰不自由。
于命有当然,信矣何足羞。
自吾暨阳居,已见月四周。
流年不我谋,寒暑忽已遒。
老来何足叹,苟死固可羞。
子今用力薄,暮齿将何收。
身非爵与官,车马久不谋。
家无田仓储,雀鼠非我仇。
朝出从人居,诗书讲前修。
暮从儿子嬉,欢笑何所忧。
间将筋力疲,懒使志虑收。
斗糈尚烦送,谁谓能无求。
出无王事牵,入不治居舍。
蒿藜入墙屋,尘垢变几架。
糟糠苟无忧,智力取自暇。
逢诗即废日,得客辄忘夜。
积懒遂成性,习勤反如诈。
几不类怠傲,愧耻将何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