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鸿儒的《京华秋兴(其二)》描绘了诗人身处京城,身患疾病,感叹归乡之计难以实现的境况。"病怜归计苦难成"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病弱和对回家的渴望,但现实却难以达成。"形影萧然在帝京"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孤独落寞的身影在京都的繁华背景下显得更加凄凉。
"中世功名殊不易"暗示了追求功名的道路充满艰辛,而"残年去就自须轻"则流露出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淡然态度,认为既然壮年时功名未竟,那么在垂暮之年,不妨看淡得失。接下来的"宝符临代胡应遁,玉马朝周客已盈"借典故表达对朝代更迭、人事变换的感慨,暗示自己可能无法再参与政事,周围尽是他人。
最后两句"未睹金根还紫禁,菊花何意向人明"以景结情,寓言深远。"金根"象征皇权,"菊花"则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品格或隐逸生活,诗人以未见皇帝回宫,菊花独自开放,寓意自己虽有志向,却不得施展,只能在暗自感叹中结束诗篇,寄寓了深深的无奈与寂寥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