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牡丹二首(其二)

岁岁东风二月时,司花辛苦染晴枝。

夜输百斛蔷薇水,晓洗千层玉雪肌。

寒食清明空过了,姚黄魏紫不曾知。

春愁蹙得眉头破,何处如今更有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每年的春天二月间,花神辛勤地给花朵染上鲜艳的颜色。
夜晚输送着大量的蔷薇香水,清晨洗净花朵如玉般的洁白肌肤。
寒食和清明已经过去,却没有欣赏到姚黄魏紫这些名贵的花色。
春天的愁绪让人眉头紧锁,现在哪里还能找到像以前那样的诗意呢?

注释

东风:春风。
司花:掌管花卉的神。
蔷薇水:蔷薇花瓣提炼的香水。
姚黄魏紫:古代名贵的牡丹品种。
春愁:春天的忧思。
眉头破:形容愁绪深重,眉头紧皱。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花卉盛开的诗,特别是关于牡丹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岁岁东风二月时”,表明时间是在每年的二月,当春风吹拂之际,一切生机开始萌动。这句点出了季节与自然环境。

“司花辛苦染晴枝”,这里的“司花”指的是负责管理花卉的人,他们在艳阳天气中辛勤地照料着每一枝花朵,通过“染”字,传达了花的鲜艳和人工的培育之美。

“夜输百斛蔷薇水”,诗人细致地描绘到晚上用大量的蔷薇水来浇灌,这种做法可能是为了保持牡丹瓣上的露珠,增添其清新和生机。蔷薇水在古代被认为可以洁面,因此这里也可能隐含着对花朵进行洗濯,以保持其纯净。

“晓洗千层玉雪肌”,诗人形容早晨用清水洗刷牡丹的瓣片,使之如同玉石和雪一般纯洁。这两句共同描绘了春天园中浇灌花卉的情景,体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维护。

“寒食清明空过了”,这里提到的是清明节后寒食节已经过去,这是时间的推移,也暗示着季节更迭。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时间流逝的无常。

“姚黄魏紫不曾知”,姚黄指的是浅黄色,魏紫则为深紫色,这里表明在寒食清明后,那些五彩斑斓的牡丹花色已经看不到了。诗人可能是在叙述春天过后的某种淡漠,或是对逝去美好的追忆。

“春愁蹙得眉头破”,春愁是一种常见的情感,在古代文学中多次被描绘。这里,诗人的春愁之情已经深刻到让眉头都要“破”了,这是对内心苦恼的极致表达。

最后,“何处如今更有诗”,这句诗带有一种无奈和哀伤,或许是在感叹现在的景象已与往昔大不相同,美好的事物已经一去不复返。诗人可能在问自己,在这样的情境下,还能写出什么样的诗来。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卉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紫牡丹二首(其一)

万花不分不春妍,至竟专春是牡丹。

紫锦香囊金屑暖,翠罗舞袖掌文寒。

恨无国色天香句,借与风条日萼看。

家有洛阳一千朵,三年归梦绕栏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腊后二首(其二)

云暗虚疑暮,江空分外寒。

如何山雨过,便尔岸沙乾。

奈此诗愁得,怀哉岁事阑。

梅残吾更忍,不折一枝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腊夜普明寺睡觉二首(其二)

作腊聊村酒,依人只短檠。

略无更可数,听到雨无声。

犬吠知何苦,鸡寒肯更鸣。

生来眠不足,老去梦难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腊夜普明寺睡觉二首(其一)

旅梦忘为客,檐声忽唤愁。

亲庭未差远,佛屋不胜秋。

只么功名是,如今悟解不。

十年行路饱,谁不遣吾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