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魏县而魏尹未还赋此奉寄兼以为谢

行役不遑安,飘飘同逆旅。

晨发旰未休,仆夫谯相语。

旱气起烦云,骄尘长新暑。

素衣已尽化,挥汗欲成雨。

名城暮自投,倦翼非斯举。

邑吏忽来趍,司门不吾禦。

阴沉华馆静,鹊巢俟鸠处。

坐享庖廪供,水火求辄与。

窃食惭本心,爱此民性古。

再至已如归,转忆东道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慎中在前往魏县的旅途中所见所感,以及到达目的地后与当地官员的互动。诗中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疲惫,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地淳朴民风的赞赏。

首句“行役不遑安,飘飘同逆旅”,点明了诗人长途跋涉,无暇休息,如同漂泊的旅人。接着,“晨发旰未休,仆夫谯相语”描述了清晨出发,直到傍晚仍不停歇,仆人们相互交谈的情景,体现了旅途的漫长与劳顿。

“旱气起烦云,骄尘长新暑”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旅途中的炎热与干燥,进一步烘托出旅途的艰苦。而“素衣已尽化,挥汗欲成雨”则形象地描绘了衣物被汗水浸透,仿佛雨水一般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辛劳。

“名城暮自投,倦翼非斯举”表达了诗人抵达目的地时的疲惫与无奈,仿佛疲倦的翅膀难以振作。随后,“邑吏忽来趍,司门不吾禦”描述了地方官吏的热情接待,与之前旅途的孤独形成了对比。

“阴沉华馆静,鹊巢俟鸠处”描绘了到达后的环境,华美的馆舍显得宁静,鹊巢等待着鸠鸟的到来,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最后,“坐享庖廪供,水火求辄与”表明了诗人得到了良好的招待,食物和火源随时可得,体现了主人的慷慨与周到。

“窃食惭本心,爱此民性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虽然享受了美食,但内心感到愧疚,因为他爱慕的是这里淳朴的民风。最后,“再至已如归,转忆东道主”总结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就像回到了家一样,心中怀念起接待他的东道主,表达了对这段旅程的深刻记忆和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对自然景象的感受、与地方官员的互动,以及对当地民风的赞赏,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贵溪赠江贞斋学士

跂予怀夙心,愿言见君子。

抱此未能降,光仪违觏止。

祗役出名邑,及君在桑梓。

摄衣升高堂,弭驾依仁里。

兰室盈芬芳,下风吐词旨。

敷文比霞郁,驰辩若流水。

大智问下愚,冲襟忘末齿。

謏闻谬见推,狂言不予鄙。

昔人倾盖谈,今日谐斯理。

新知信可乐,投分从兹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游白鹿洞

素婴丘壑情,况禀英贤想。

寤寐悬宿心,游盘得兹赏。

重阴始晦蒙,杲杲旋开朗。

揽胜据巉岩,探奇历榛莽。

境闲百虑空,意惬二仪广。

野色净巾衣,秋容成物象。

菊含露下英,泉作山中响。

柔叶稍朝零,刚条非夏长。

景光易流徙,今古同俛仰。

踌躇怅回轸,何时还独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白鹿洞书院

昔贤敦雅尚,设教托灵壤。

妙得高深理,非关山水赏。

道因名胜尊,神以流行养。

时去迹空留,风存化犹广。

宏基茂草馀,巍构浮云上。

无事鸟频飞,有怀予独访。

林芳郁纷敷,庭木自成长。

泉石有馀清,弦歌辄遗响。

川水逝如斯,山形高可仰。

徘徊西日斜,惆怅前人往。

形式: 古风

六合亭

亭宇凭虚空,结构出妙境。

攀援藉葛藟,毫末凌光景。

豁达四天通,夷犹双目骋。

云生当正襟,风起吹方领。

泉脉散千峰,湖波澄万顷。

烟霏自开敛,鱼鸟各翔泳。

即事天机深,忘言外物屏。

始知世上日,不比山中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