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入新都访汪司马伯玉八首》中的第五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欢日苦不足,愁日苦有馀”以对比手法,描绘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快乐的日子总是觉得不够,而愁苦的日子却让人感到无尽。接着,“谈笑未及终,执手河山如”,描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场景,但好景不长,分别在即,仿佛连天地都为之动容。
“蒹葭阻长道,渺邈天一隅”运用了典故和比喻,以芦苇遮蔽的道路和遥远的天边,象征着友人之间的距离与别后的相思之苦。接下来,“殷忧见华发,岁暮空踟蹰”则表达了因深沉的忧虑而白发丛生,年华已逝,只能独自徘徊的无奈与悲凉。
最后,“焉得抟风翮,送我来枌榆”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借助风的力量,将自己送回友人身边,与之团聚的心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