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咏(其二十七)鲁仲连

仲连秉奇节,释难含道情。

一言却秦围,片札降聊城。

辞金义何远,让禄心益清。

处世功已立,拂衣蹈沧溟。

形式: 古风

翻译

鲁仲连秉持着奇特的节操,解救危难时蕴含深刻的道理与情感。
他只用一句话就解除了秦国的包围,一封书信就使聊城投降。
拒绝接受黄金,他的义举何等高尚;辞让俸禄,他的心境更加清高。
在世间已经建立了功绩,然后挥袖离开,踏浪隐于苍茫大海之中。

注释

仲连: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的高士,以智谋和义行著称。
秉奇节:坚持特别的节操或原则。
释难:解除困难或危难。
含道情:内心充满着道德情感或道理。
一言:极言其言辞的威力,一句话。
却秦围:使秦国的包围退去。
片札:指简短的书信。
降聊城:使聊城投降,聊城为战国时的一个城邑。
辞金:拒绝接受黄金的赏赐,源自鲁仲连不受平原君的千金之赠。
义何远:义举何等深远或高尚。
让禄:推辞俸禄或官位。
心益清:心灵更加清高或纯洁。
处世:在社会上生活或处理世事。
功已立:已经建立了功业。
拂衣:挥袖,表示洒脱地离开。
蹈沧溟:踏入苍茫的大海,比喻归隐或远离尘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人物鲁仲连的高尚品格与非凡智慧。"秉奇节"显示他坚守节操,"释难含道情"则表现出他解答疑难时蕴含深厚的道德情怀。"一言却秦围"和"片札降聊城"两句,分别形象地描述了鲁仲连如何仅凭一句话就能解除战事困境,以及他的书信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使得坚城也能不战而降。

接下来的"辞金义何远"表明他对金钱的态度淡然,认为正义和道德比黄金更为珍贵。"让禄心益清"则强调了他的廉洁自持与高尚的情操。在"处世功已立"中,我们看到了鲁仲连在世间已经建立起不朽的功业,而"拂衣蹈沧溟"则象征着他超脱尘俗,心灵如同跨越了汹涌澎湃的大海,达到了精神上的自由和飞扬。

整首诗通过对鲁仲连个人品质与智慧的高度赞扬,塑造了一位理想中的古代士人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吴筠对于这种高尚品格的深切赞美。

收录诗词(129)

吴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士咏(其十七)楚狂接舆夫妻

接舆耽冲玄,伉俪亦真逸。

傲然辞徵聘,耕绩代禄秩。

凤歌诫文宣,龙德遂隐密。

一游峨嵋上,千载保灵术。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高士咏(其六)臧丈人

臧叟隐中壑,垂纶心浩然。

文王感昔梦,授政道斯全。

一遵无为术,三载淳化宣。

功成遂不处,遁迹符冲玄。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高士咏(其四)樊先生

巢父志何远,潜精人莫知。

耻闻让王事,饮犊方见移。

不欲散大朴,焉能为尧师。

鍊真自轻举,浮世何足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高士咏(其十五)颜阖

世情矜宠誉,效节徼当时。

颜阖遵无名,饭牛聊自怡。

逃聘鄙束帛,凿坏欣茅茨。

托聘嚣尘表,放浪世莫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