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其一)

枯霜剪尽千林叶,才放江头第一春。

瘦影看来天爱画,孤根生处地无尘。

夜郎岁晚逢羁客,谷口寒云见似人。

绝是精神吟不尽,好枝和月插纱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严冬的霜雪削去了千树的叶子,江边才刚刚迎来春天的第一抹绿意。
清瘦的身影仿佛是上天精心描绘的画卷,孤独的根系生长在没有尘埃的土地上。
夜晚的郎州,年末时分遇见了漂泊的旅人,山谷口的寒冷云雾中似乎有人影显现。
这景象的韵味无穷,仿佛在低吟浅唱,美好的枝条与月光相映,插在纱巾上更显雅致。

注释

枯霜:严冬的霜雪。
千林叶:千树的叶子。
江头:江边。
瘦影:清瘦的身影。
天爱画:仿佛是上天的杰作。
孤根:孤独的根系。
羁客:漂泊的旅人。
谷口:山谷口。
绝是:确实是。
精神:韵味、意境。
纱巾:轻薄的头巾。

鉴赏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梅花在寒冷季节中的美丽。"枯霜剪尽千林叶,才放江头第一春"表达了一种生机与希望,在万物萧瑟中梅花独自开放,展现了它不屈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格。

"瘦影看来天爱画,孤根生处地无尘"则更进一步描写梅花之美,如同天工所创,纤细优雅。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夜郎岁晚逢羁客,谷口寒云见似人",通过描绘夜色中的梅花与远方行者相遇的情景,再现了梅花孤傲清高的形象,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世间游子的理解和同情。

最后两句"绝是精神吟不尽,好枝和月插纱巾"则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精神的深刻感悟,认为梅花之美,不仅在于其外形,更体现在它那不言而喻的精神内涵。"好枝和月插纱巾"则是一个生动的画面,梅花与月亮相映成趣,诗人似乎要将这份美丽永恒地定格在心中。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之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深邃情感,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洁净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

王公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足谷医还验,占桑梦已灵。

形式: 押[青]韵

送僧归护国寺(其二)

岿然傍势浙江东,不羡金庭第一峰。

法境常清五十里,妙莲今现几千重。

清凉解洗枝头露,变现能飞钵底龙。

平日旧游今复到,苍崖邃谷抱长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送僧归护国寺(其一)

振锡诣华京,频频答龙灵。

玉阶前见佛,金口内开经。

论道穷纲赜,深玄极杳冥。

褒崇恩烂熳,教化语丁宁。

传作心中印,镌为坐右铭。

云飞来北阙,鹤梦去东冥。

鼓棹辞梁苑,扬帆过洞庭。

到山开御札,鸾凤满岩扃。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句(其一)

美璞未成终是宝,精钢宁折不为钩。

形式: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