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楠的《登浮光四望亭》,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失去国土的哀伤和无奈,以及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全诗通过对中原的回忆、对江淮分界的感慨、对功名虚幻的嘲讽以及老年行旅无定的自喻,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首句“长年忍泪说中原”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的国土的长久哀伤,这里的“中原”象征着中国的中心地带,是文化与政治的心脏地带。接着“望彻中原隔戍垣”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那片土地的眷恋和无法亲近的无奈。
第三句“谁遣江淮限南北,自来宇宙一乾坤”表达了对于自然界分割南北的疑问,同时也强调了宇宙间本无界限,这里体现了诗人的哲思。
“功名纸上徒虚语,岁月谁边恐断魂”则是对功名利禄的一种超脱和嘲讽。诗人认为这些世俗的东西不过是纸上的空话,随着岁月流逝,生命易逝,这份淡漠和悲凉之情溢于言表。
末尾两句“老矣叫阍无处所,倚空长剑与谁论”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晚年漂泊无定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荣耀的回忆。这里的“长剑”既可以理解为武力,也可以象征着诗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历史、功名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