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户夜帘卷,华堂秋簟清。
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
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
何人谙此景,远问白先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的静谧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秋夜清寂中难以入睡的心境。
"洞户夜帘卷,华堂秋簟清。"开篇即营造出一派幽静氛围,深夜时分,窗户紧闭,帘幕卷起,只有厅堂内外的秋意渲染得清新脱俗。
接下来,"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细腻地捕捉了萤火虫在水面上舞动的景象,以及蟋蟀在台阶上发出的思念之声,这些微妙的夜间声音和光影,让人感到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的孤独共存。
"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这两句透露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雨水和拂晓的预感,枕上年迈之人似乎能感知天气的变化,而那高耸的窗户则在宣告着夜将尽、旦将破的消息。
最后,"何人谙此景,远问白先生。"诗人在这样的夜晚,思绪万千,不禁询问是否有人能理解这份寂寞,于是他向远方的白先生发出了询问。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感慨,更是对知音难求的深深叹息。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情感描绘与环境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哲理和情怀的空间,展现了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意境美。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
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
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
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
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
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
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
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
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
去年为狎客,永日奉高情。
况有台上月,如闻云外笙。
不知桑落酒,今岁与谁倾。
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
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
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