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
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
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
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秋的夜晚,诗人穿着适合秋天的衣服,夜深人静时弹奏清脆的琴声。诗中提到“人情皆向菊”,表明人们都倾心于菊花,这里可能暗示了菊花象征着高洁和坚贞不渝的人格魅力。而“风意欲摧兰”则透露出一丝秋风的凉意,似乎想要摧毁那些柔弱的兰花,反衬出菊花的刚强。
“岁稔贫心泰”表达了诗人在丰收之年,即使生活贫困,但内心仍然平和且自在。接着“天凉病体安”则写出了秋季凉爽的气候,有助于缓解身体的疾病,带来了舒适。
最后,“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偶遇时,那份少年般的纯真快乐。这里的“次第”可能意味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而“却甚少年欢”则是说这种心境让人感到如同回到少年时期那般无忧无虑。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以及在这个季节中所感受到的内心平静和与友人的纯真快乐。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
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
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
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
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
去年为狎客,永日奉高情。
况有台上月,如闻云外笙。
不知桑落酒,今岁与谁倾。
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
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
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