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郑善夫的《黄山杂诗十首(其七)》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的田园景象。首句“园庐春欲至”点出季节转换,春天的气息悄然临近。接下来的“岁事此伊始”暗示农事活动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开始。“采芳入层云”描绘了人们采摘花草,登高望远的情景,散发不整则流露出自然闲逸之态。
“蚕眠桑柘繁”描绘了蚕儿在茂盛的桑柘叶间安静睡眠,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耕时节。“土膏农务起”进一步强调了农民们开始忙碌于耕作,土地因雨水滋润而肥沃。“龙斗未敢闻”暗指民间对于战争的担忧,而“巢父正洗耳”则是引用典故,巢父不问世事,专心于渔猎,象征着诗人希望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田园风光和农事活动,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