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兴二首(其二)

月出横林上,宿鸟无定枝。

物生各畏祸,所托辄蹈危。

老人倚壁坐,大鼾惊群儿。

虽云差自适,见事亦太迟。

犹有一可喜,永谢世俗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月亮从树林上方升起,夜宿的鸟儿没有固定的栖息枝头。
世间万物都畏惧灾祸,它们所依赖的常常带来危险。
老者靠着墙坐着,沉睡的鼾声惊动了周围的孩子们。
虽然他自认为过得不错,但看事情却过于迟钝。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已经彻底告别了世俗的束缚。

注释

月:月亮。
出:升起。
横林:树林上方。
宿鸟:夜宿的鸟儿。
无定枝:没有固定的栖息枝头。
物生:世间万物。
畏祸:畏惧灾祸。
所托:所依赖的。
辄:常常。
蹈危:带来危险。
老人:老者。
倚壁坐:靠着墙坐着。
大鼾:沉睡的鼾声。
群儿:周围的孩子们。
虽云:虽然。
差自适:过得不错。
见事:看事情。
太迟:过于迟钝。
一可喜:唯一值得欣慰。
永谢:彻底告别。
世俗羁:世俗的束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光穿过树林洒落,夜宿的鸟儿在树枝间不安地飞来飞去的画面,反映出世间万物对灾祸的恐惧和选择栖息之处的危险。诗人以一位老者倚墙沉睡,鼾声惊动孩子们为例,暗示即使老者看似自在,但对世事的洞察力却显得迟钝。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虽然生活中有诸多忧虑,但他仍能找到一丝可喜之处,那就是永远告别尘世的牵绊。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忧国忧民与个人解脱的矛盾思考。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古兴二首(其一)

草衰何预人,每起徂年悲。

日月才几何,又见青青时。

青青虽满眼,行矣当复衰。

盛衰还无端,其理可前知。

人生死则已,千载无还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古别离

君北游司并,我南适熊湘。

邂逅淮阴市,共饮官道傍。

丈夫各有怀,穷达讵可量。

临别一取醉,浩歌神激扬。

勋业有际会,风云正苍茫。

乱点剑峰血,苦寒芒屦霜。

死即万鬼邻,生当致虞唐。

丹鸡不须盟,我非儿女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古别离

孤城穷巷秋寂寂,美人停梭夜叹息。

空园露湿荆棘枝,荒蹊月照狐狸迹。

忆君去时儿在腹,走如黄犊爷未识。

紫姑吉语元无据,况凭瓦兆占归日。

嫁来不省出门前,魂梦何因识酒泉。

粉绵磨镜不忍照,女子盛时无十年。

形式: 古风

古诗

能自得我心,无人不自得。

灵府长优闲,蕉鹿乌能惑。

浊醪吞数升,浩气漫漫塞。

醉来隐几酣,屡到华胥国。

人生贵适情,何当调语默。

形式: 古风 押[职]韵